稍微聊一下這次出團的國家:史瓦蒂尼
 
史瓦蒂尼王國(Kingdom of Eswatini)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國家,三面被南非所包圍,東北面與莫三比克相鄰。
舊名是史瓦濟蘭(Swaziland) ,因為與瑞士(Switzerland)發音相似,故有「非洲小瑞士」的稱號。目前也是台灣在非洲的唯一邦交國。
 
上面是維基百科所查到的。

eswatini-01.jpg

 

140611.jpg

我們這次所住的旅館位於Mbabane,就大約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
有同團成員早上去晨跑,覺得很快就喘起來。
史瓦蒂尼目前是全球目前少數的君主專制國家,國王有莫大的權力,
不過對於台灣來的人們,仍相當禮遇。
 

20221107_093643.jpg

史瓦帝尼目前是全球HIV感染率最高的國家,高達27.9%的15-49歲的人民具有愛滋病毒的感染。不過據駐地的醫師說明,其實這邊的人民對於HIV已經不那麼擔心。根據報告,在2020年史瓦帝尼成為第一個達成聯合國HIV控制目標的非洲國家:96%的得到HIV的人民知道自己帶原,94%正在使用抗病毒藥物(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91%的患者病毒受到良好的控制。
 
相對之下,人民害怕的反而是肺結核。
在21世紀的開始,每10萬人將近就有1250個肺結核的案例。在美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的協助之下,這個數字在2017年降到300例左右,但目前還是第四大死因
台灣曾經也度過那樣的時光,一直到民國74年時肺結核才退出十大死因的排行榜,目前盛行率是每10萬人32.2例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有上週文章中所提, #兒童餵食疾患 四個面向分析的例子,
對於大部分的家長以及非專科/第一線的醫師而言,
最想知道的還是:有沒有一個簡單的篩檢工具,
讓我們知道孩子進食的狀況有沒有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相關的篩檢工具還有許多,
這邊介紹我看到目前為止,對於相關議題著力最多的Feeding Matters團隊,設計出來的 #嬰兒與幼兒餵食問卷 (#ICFQ)
問卷僅包含6個問題,適用於0-4歲的孩子,驗證的結果刊登於2020年的Journal of Pediatrics之中。
如果其中有兩個以上的警訊症狀,則建議轉介醫師。
這邊大致翻譯後分享給大家。
 

20221027 ICFQ.png

 
僅用這篇文,暫時結束 #兒童餵食疾患 的議題。
希望短短的兩篇文章能讓大家對於這個疾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也希望面臨困難的照顧者,
不要把壓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有時問題的面向並非完全出在社會心理這塊,
而是存在有其他面向的狀況。
在初步調整之後仍有困難的孩子,
有時真的需要較為全面的評估。
 
如果對於這個議題仍感到好奇的話,
可以參考一下過去的文章: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想跟大家聊一下 想跟大家聊一下 #兒童餵食疾患 (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s)
 
在大家開始跳出來說 "啊!我知道,我們家小孩就是偏挑食...." "每次都吃很少" "體重都長不起來" 之前,想先請大家想一下:到底什麼樣的狀況是 #異常 ?
以偏挑食而言,到底怎麼樣才算挑?怎麼樣才算有問題?
舉例來說,我有一個好朋友不吃肉,肉類只吃義大利肉醬麵那種肉末,但其他蔬食類都沒問題。這樣算挑食嗎?
或者不吃咖哩,只吃其他種調味的肉類,這樣算挑食嗎?
又或,如果今天一個個案雖然每天三餐都只喝管罐營養品,但營養算起來均衡,熱量充足,維他命足夠。如果個案也心滿意足,這樣,算異常嗎? 
 
在科學文獻上,其實也是經歷了一段混亂期😵
包括picky eating (挑食), fussy eater (吃飯挑剔), feeding difficulties (餵食困難) 都有。
一直到Goday等人於2019年給了一個統一個架構:兒童餵食疾患,並定義如下:
✅經口進食的量與年紀不符,並與醫療、營養、進食技巧與/或社會心理異常有關。
(impaired oral intake that is not age-appropriat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nutritional, feeding skill, and/or psychosocial dysfunction)
兒童餵食困難也有了自己的疾病ICD碼:R63.32 
這個架構到底臨床上怎麼來協助個案呢?
 
我們用一個個案來展示這個多方位的評估是怎麼進行的。
20221027 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png
 
我初次見到Eva (化名) 時,是5個月大。而她是個些微早產的女孩,35週大出生,出生體重略輕。
那時候他的體重只有 5公斤(Z分數-4.19),身長61.5公分 (Z分數-3.25),依身高體重Z分數是 -2.55。
 
簡單解釋一下Z分數。數字距離0越遠,代表體重越低。
WHO 定義是 Z分數 <-2(第3百分位以下)稱為「發育不良(wasted)」
 
動作發展包括抓握、對聲音有反應等並無大礙。
但媽媽僅能親餵,寶寶絲毫不肯用奶瓶喝奶。
媽媽不得已,只能湯匙餵她早產兒配方。
 
那時我們建議她做一系列的檢查,但因為COVID疫情剛好在那時爆發了,
拖到了11個月大時我們才再次看到Eva。
這時她的體重是 5.2公斤(Z分數-4.43),身長68.2公分(Z分數-1.81),依身高體重Z分數掉到了-4.81。
 
這次我總算成功的說服媽媽讓孩子住院,直接在住院期間做完檢查。
#醫療面上,初步抽血、尿液檢查、超音波檢查並無大礙。
有注意到些微升高的促甲狀腺素(TSH: 8.98 uIU/ml)但甲狀腺素正常。後續追蹤也落回正常範圍中。
#營養面 上,先教導媽媽選擇較高營養濃度的配方。
#社會心理面 上,母親照顧技巧上並無明顯問題,孩子跟母親的互動也算穩定。
#進食技巧 上,語言治療師注意到孩子有口腔過度敏感(oral hypersensitivity),對於放入口腔內的物體十分敏感。語言治療師隨即開始安排相關的課程訓練。
 
在積極的訓練之下,孩子的進步很不錯。
雖然不願意用奶瓶,但可以開始用吸管喝配方奶。
固體食物方面,細碎的雞肉、豬肉也都開始願意接受。
兩個月後的身高體重,來到了7公斤(Z分數 -2.26)與70.5公分(Z分數-1.79)。依身高體重Z分數來到了-1.89
 
一切都順利上了軌道,對嗎?原本以為是的,
可惜小朋友因為蛀牙的關係,接受了牙科的相關治療。
治療完後,孩子又再次排斥各種食物進到口腔裡。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幾件事情:
  1. 不是單一個專科就有辦法完整的評估,過程需要醫師、語言治療師、營養師甚至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2. 每一個面向都有可能互相影響。以這個例子中,口腔過度敏感影響了營養面。其他的例子,例如患者因為醫療的關係容易嗆咳(如罹患神經疾患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不好的經驗而不願進食。如果照顧者忽略這點,而繼續強迫餵食(社會心理面),可能會讓孩子更為排斥。
  3. 整個過程是動態的。例如今天一個新的醫療事件(蛀牙),可能會再次影響其他層面(進食技巧)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糖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真的是無所不在,
有時候糖不是額外添加的,反而是藏在食品製作過程中的這種「看不見的敵人」最讓人防不勝防。
 
人類對糖的喜愛可以說是天生的。
在1970年代,研究者就已經發現寶寶更喜愛甜味(以微笑或吐出舌頭來表現)。
在以前糖還是珍稀資源的時候,以糖入菜更是一種貴族的象徵。(這也是台南甜的可能緣由之一)
 
不過,隨著工業化的進展,糖的取得越來越容易,藏在食物中的糖慢慢成為了一個問題。
 
加糖or不加糖?
舉例來說,早餐的麥片是個非常方便的食物,在趕孩子們上學時,麥片可以說是早餐救星啊~
然而廠商為了讓麥片更為可口,讓孩子們更願意攝取穀物,其實添加了不少糖分。
如果今天將糖分降低,會不會因為比較難吃,反而犧牲了孩子們整體的飲食健康?
 
在一個2011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在一個兒童夏令營中,設計了兩種不一樣的早餐。
一組是低糖的麥片,另一組是高糖的麥片。每一組都提供三種麥片選擇。其他早餐內容包括牛奶、柳橙汁、香蕉、草莓等。
 
最有趣的事情在於,研究者同時提供了「糖包」給孩子們。孩子們如果覺得食物不夠甜,可以自行添加,而且沒有限制

 

20220929 hidden sugar.png

 
結果發現,兩組的孩子幾乎都表示「喜歡」或「喜愛」他們的麥片。
高糖麥片組的孩子平均攝取了將近兩份的麥片,而低糖組平均只攝取了一份再多一些。
 
低糖麥片組的孩子,使用了較多的糖包。但最後精緻糖份的攝取量,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是低糖組的兩倍(24.4g vs. 低糖麥片組的12.5g)。同時,低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新鮮水果。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幾件事情:
  1. 確實加糖之後,食物會變得比較好吃。這點從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麥片,以及低糖組比較多的孩子添加糖包看出來。不過,在適當調味之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喜歡他們的麥片。
  2. 加糖之後,增加的攝取量反而擠壓掉水果的攝取,犧牲了整體飲食的營養價值。
  3. 糖不可怕,但不知道自己竟然額外吃了那麼多糖才是最可怕的。與其一開始就在食物中添加許多糖,可以考慮在食物煮好後再來調味,這同時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參考資料:
  1. Jennifer L. Harris, Marlene B. Schwartz, Amy Ustjanauskas, Punam Ohri-Vachaspati, Kelly D. Brownell; Effects of Serving High-Sugar Cereals on Children's Breakfast-Eating Behavior. Pediatrics January 2011; 127 (1): 71–76. 10.1542/peds.2010-0864
  2. Understanding infant eating behaviour – Lessons learned from observation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調整飲食來控制體重的時候,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
在熱量計算上是一樣的地位,所以只要熱量控制得好,這些食物就可以代換,對嗎?
 
對也不對。
 
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樣。
 
首先,是「熱量密度」的不同。
根據台灣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00g的紅蘿蔔熱量為37kcal,以一根200g計算,
要足足吃掉3~4根紅蘿蔔才能達到240kcal的熱量。
而一片明x巧克力 50g,就含有279kcal,可能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吃光了。
 
第二是精緻糖「成癮性」的效果。
從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攝取蔗糖(sucrose)時,大腦的「獎勵迴路」會被刺激,使得我們更想攝取更多的糖分。這樣的飢餓感,研究者稱之為「享樂性飢餓(hedonic hunger)」。如果這個詞彙很難理解的話,想想我們常常笑稱「甜點有另一個胃在裝」。蔗糖在近年來也逐漸被認為是成癮性的物質。
 
更有趣的是,就算味覺有問題的人,腸子可能也會替你辨識出哪些有糖。這是2020年刊登在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的動物研究,研究者發現就算是無法品嘗出甜味的老鼠,也學會從裝著葡萄糖水而非人工甜味劑的罐子中攝取糖分。大腦與腸子之間的鏈結是這個機轉的關鍵。
如果對糖如何影響大腦的機轉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後面這個由TED Ed所製作的五分鐘小短片。https://youtu.be/lEXBxijQREo
 
根據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ESPGHAN)的建議,兒童攝取的「游離糖」(free sugar,意思是包括含糖飲料在內,額外添加的糖份)不應超過每天熱量來源的5%。
一茶匙相當於4克的糖,以4~7歲的小朋友為例,每天熱量的來源的5%約為18-20g,大約就是5茶匙的糖。

image

 
也因此,儘管單純從熱量來看,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是一樣的,
熱量密度以及額外添加糖分所造成的差異還是不同的。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了二寶後深刻體認到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想名字是一門很費腦力的事情

想當初懷巧巧的時候

從3個月就開始想名字

想到孩子出生要登記了都還在猶豫不決

老二從知道懷孕的那刻起就確定名字了

直接把當初第二喜歡的名字拿去用

 

想英文名字又是另一個考驗

我跟爸爸翻遍各種網路名單

再三斟酌簡便、寓意跟重複性

終於選定一個代表人物形象佳的名字

輪到弟弟取名字的時候

已經懶得做功課

直接問弟弟喜歡什麼

然後天才弟弟就堅持要取名叫Mango(因為他很愛吃芒果)

於是前陣子線上英文課老師詢問what's your name的時間都要比別人多一倍

因為老師們都非常好奇名字的由來

前幾天補習班的課本發回來

我很震驚的發現我兒子居然改名字了

所有的課本、習作跟聯絡簿上面都是Turtle

連下課後老師們都大聲的說

"Turtle你媽媽來了,Turtle掰掰~"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當我在娘家開心追劇的時候

剛跟外公餵完魚的弟弟迅速跑過來

方: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呀

媽:春暖花開的時候

方:那是什麼時候

媽:你去問爸爸,媽媽現在在忙

方:爸爸,什麼是春暖花開呀

爸:就是溫暖的春天,花都開了呀

方:那是明天嗎

爸:不是呀,現在是夏天,春天要明年才會到

方:ㄏㄚˊ,我要明年才能回去嗎,這樣我要怎麼打電動(哭音)

 

 

弟弟後來總是時不時地問我們

為什麼一定要春暖花開才可以

為什麼不能選其他時間

我該說是因為想到電視裡女生拒絕男生的台詞就是"等到明年春暖花開時才......"嗎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BT0.png

 

如果對於功能性腹痛還不熟,可以先看看下面關於功能性腹痛的系列文章:
 
有些孩子的功能性腹痛較為嚴重,已經到了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
有一種在國外文獻中已經逐漸累積不少證據,但台灣仍較少人知道可以用在腸胃症狀的心理治療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在美國胃腸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對腸躁症(也是歸屬於一種功能性腹痛)的治療指引中,
就有建議可以使用認知行為治療來改善腸躁症的整體症狀。
 
到底認知行為治療是什麼呢?它又可以怎麼樣幫助功能性腹痛呢?
讓我們來簡單認識一下它。
 
認知行為治療是什麼?

20220714 CBT.png

在認知行為治療的架構之中,學者們認為:
人們的情緒與行為是受到他們對事件的認知所影響。
不是事件本身決定人們的感受,而是人們怎麼解釋這個事件。
 
聽起來有點複雜,我們舉個例子來說。
今天小明考試考不好(事件),因此覺得傷心難過,甚至憂鬱(感受)。
這句話看起來很直覺明瞭,對於小明傷心難過可能也覺得很合理。
但其實跳過了小明怎麼想的(認知)。
小明傷心難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爸媽期待很高,小明覺得辜負了爸媽的期待。
可能是因為自己準備得很努力,覺得努力沒有得到回報。
也有可能小明覺得只要考得不好,就是個沒有用、沒有價值的人。
 
認知行為治療學派認為,事件本身是中性的。
今天人們的所有開心、難過、沮喪、快樂,都是在經過解讀之後的結果
我們沒辦法改變事件本身,但我們可以改變怎麼去解讀這個事件的方式。
 
認知行為治療如何套用到功能性腹痛上

 

CBT2.png

這樣的架構被學者、臨床心理師以及醫師轉到了功能性腹痛上。
這跟部分患者的「災難性思考(catastrophizing)」有關。
 
舉例來說,一位長期腸躁症的患者。
因為常常發作腹痛、腹瀉,開始擔憂自己的狀況。
今天早上準備要上學了,他想到自己會肚子痛,想到過去常常會因為肚子痛的關係要到保健室,
內心開始想:「我今天不能去學校。萬一我在學校又肚子痛了,一定沒辦法撐過整堂課的。。」
 
類似的想法還有「我每天都會肚子痛」、「我因為肚子痛不能去上課」、
「雖然前面檢查都沒有什麼異常,我肚子裡面一定有什麼潛藏的狀況。」
 
於是這位孩子就開始感到焦慮,甚至覺得肚子似乎就開始不舒服了。
於是他就待在家裡,錯過了今天的課程。
長期下來,更增強了自己對腹痛的敏感與關注,
覺得自己的身體一定無法去上課,一定哪裡有問題。
 
「災難性思考」的人,常常把事情往最糟糕的方向去思考
而認知行為治療的過程,就是協助個案找證據,過程中有時會挑戰一下個案的想法
「肚子痛百分之百一定會發生嗎?」
「有可能會發生其他狀況嗎?」
「過去還發生過什麼樣的狀況?」
 
治療師/醫師會在跟著個案,重新檢視個案自己是否有過度解讀的部分,
並教導如何去面對這些負面的認知想法,以及疼痛。
 
希望透過這樣簡單的介紹,
能讓大家更了解一些心理治療如何應用在功能性腸胃疾患上,
下次被轉介給身心科醫師/心理治療師時,不會感到太過訝異或不適。
 
參考資料:
  1. 余豎文。認知行為治療。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十一期
  2. The key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 Kristina Fenn, Majella Byrne, 2013 (sagepub.com)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w to face.png

 

在之前對 #功能性腹痛 的介紹中,
提到他的機轉,以及應該要注意的警示症狀。
(如果還對功能性腹痛不太了解的,可以先看看之前的文章:
 
不過,也常常會有家長問到:
雖然沒有構造上的異常,但孩子的疼痛是真的。
那孩子痛起來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
 
關注 vs. 分心,哪一個?
有研究者設計了這樣的場景:
研究者募集了一群腹痛的8-14歲的孩子,以及一群健康的自願者。
孩子們接受了一個灌水測試,來誘發他們的腹痛。
簡單的說,研究者準備了一個裝置,裡面灌滿了水並接出一條吸管。
裝置本身被遮蓋起來,只露出吸管讓孩子們使用。
測試開始時,孩子開始吸水直到肚子脹到不行了。
 
接下來,家長被隨機分配到三種應對方式:
關注(attention)分心(distraction)無指示(no instruction)
關注組中,家長接收到的指示是「不斷的讓你的孩子注意他/她的身體感覺怎麼樣,向孩子保證這個不舒服是沒關係的,替他感到抱歉,並表達同情。」
範例包括:「我知道現在不舒服,但你很快就好了。」「你現在覺得怎麼樣?」「我可以想像現在一定很痛。」
 
分心組中,指示是「讓你的孩子心思不要放在他怎麼感受上。與他討論他喜歡的事情。」範例包括「我們來聊聊其他事情來讓你分心。不如我們來說說 ____。」「你晚上想要做些什麼呢?」
 
而為了避免教導過程所造成的偏差,另外有一組不給予任何指示。
 
為了確保家長以被分配到的方式應對,喝完水之後的五分鐘家長會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並錄影做行為的分類。
 
結果呢?
在面對疼痛刺激時,比起無指示組,
分心組減少了近一半的症狀抱怨,而關注組增加了近兩倍。

Distraction.png

很難想像嗎?覺得好像在逃避問題嗎?
我們換個場景。
 
今天孩子在公園開心地奔跑著,
不小心跌倒了,哇哇大哭起來。
你趕忙跑過去,看看膝蓋和腳。還好還好,沒有什麼大礙。
你對他說,「寶貝,你看你看,那邊盪鞦韆看起來很好玩,要不要我們過去玩玩看?」
孩子抽抽鼻子,點點頭,十分鐘之後孩子開心地在鞦韆上笑著。
 
跌倒了不痛嗎?痛。
跌倒的疼痛是真的嗎?是真的。
分心有用嗎?有。
 
面對功能性腹痛時,我們沒有辦法立刻讓孩子不痛。
但身為家長能夠教小孩的,是怎麼樣面對(cope)這個疼痛
 
逃避不可恥且有用。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door-g7e2082ded_1920.jpg

Image by Arek Socha from Pixabay
 
你準備好承受知識的重量了嗎?
 
早上老婆跟我提到有一對夫妻,在懷孕期間做了基因檢測,赫然發現了孩子有了不小的問題。
 
然而這對夫妻卻對接下來要留還是要流產生了激烈的紛爭,各執一詞,甚至上網尋求意見。
網路上也戰成了一團。
 
隨著基因檢測價錢越來越便宜,能檢測的項目越來越多,
這會是後基因時代的常見現象。
歷史中許多慘痛的經驗,讓我們了解基因篩檢不僅是學理上的問題而已,
衍伸的法律、倫理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
其中「遺傳諮詢(genetic counseling)」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一個完整的遺傳諮詢,應該包括了「測前諮詢(pretest counseling)」以及「測後諮詢(posttest counseling)」。
所謂「測前諮詢」,是指在測驗之前,應該要完整地了解該基因檢測的可能結果、風險、限制,以及該檢測的好處。
以今天這個例子而言,在測驗之前,其實夫妻應該要有一些心理準備,
這個測驗會有什麼可能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出來時有哪些可能的處置方式。
 
有時候,基因檢測的結果反而帶來更多可能的傷害。
例子包括因為帶有某些癌症的風險基因(如BRCA1)而在保險上受到歧視
或在定序等級的基因檢測時發現原來孩子的父親不是我(學術上稱為非父親事件nonpaternity event,研究上推估可能有3-10%的機會)
 
就算陰性,有時也會帶來傷害。例如家族中具有癌症的遺傳史,
也有案例指出部分不帶有該基因的人反而產生了「倖存者內疚(survival guilt)」。
 
太多的知識,有時反而帶來痛苦。
在做基因檢測前,尤其是偵測越多資訊的檢測(例如基因組套甚至是全基因/外顯子定序)
應該要有充足的「測前諮詢」,
理解這個檢驗項目,他的可能結果以及風險。
而結果也應該有完整的「測後諮詢」,由專業人員跟受測者解釋檢驗結果。
 
參考資料:
  1.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693: Counseling About Genetic Test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Genetic Test Results
  2. J. Clin. Med. 2014, 3(4), 1437-1465;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