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兒童腸胃問題 (1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個場景實在太常發生了:

孩子一陣一陣的肚子痛,帶去門診/急診照了一張X光片之後, 一看:哇你這滿肚子的大便,我們幫他浣腸一下,

清了大便,孩子肚子痛改善回家了,真是可喜可賀。

問題是,X光片上面的那個「很多便便」,真的可靠嗎?孩子真的有便秘的問題嗎?

腹部X光片大挑戰!結果讓人吃了一驚

今年初Yallanki 等研究者就發表了這樣的一篇文章。他們收集了100位因腹痛/便祕/糞便阻滯(fecal impaction)而造訪急診的孩子,並下載他們的X光片。

接著,他們邀請了最常遇到便祕的三個科別:腸胃科、放射科、兒童急診科,每個科別各派出了四位醫師,參加了一次大挑戰:請他們獨立判讀這100片X光片,並在一個月後,順序打亂之後再次判讀一次。

結果很現實:不同醫師之間的一致性只有40%。同一個科別之間,一致性也好不到哪裡去,範圍從36.7%到41.5%。

就算同一個醫師,一個月後的重新判讀,兩次判讀一致的Kappa值範圍從0.08到0.61。一般而言Kappa值,0.6到0.8之間表示一致性較好,0.8到1之間則表示 一致性非常高。更殘酷的是,判讀的一致性跟年資沒有太大關係(下圖,其中RAD = 放射科,PEM = 兒童急診, GI=腸胃科,Sernior =資深)

 

Untitled.png

這意味著X光判讀便秘並不準確,不同人之間的解讀不同,同一個人之間事隔多日之後再看一次,可能也解讀不一樣。

我的看法:X光片只能代表現在的狀況。譬如我這一兩天剛好沒有大便,去照X光大概就是滿肚子大便,但這不代表我平常有便秘的狀況。在北美/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的指引中,也不建議以腹部X光診斷便秘。關於如何診斷便祕,可以參閱之前的文章《小孩真的便秘了嗎?可以先多喝水和多吃蔬菜嗎?》。
在解釋X光上應該要小心一些。

參考資料::

  1. Yallanki N, Small-Harary L, Morganstern J, Tobin M, Milla L, Chawla A. Inter and Intraobserver Variation in Interpretation of Fecal Loading on Abdominal Radiograph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23 Mar 1;76(3):295-299. doi: 10.1097/MPG.0000000000003696. Epub 2022 Dec 28. PMID: 36728727.
  2. Tabbers MM, DiLorenzo C, Berger MY, Faure C, Langendam MW, Nurko S, Staiano A, Vandenplas Y, Benninga MA;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rom ESPGHAN and NASPGHAN.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4 Feb;58(2):258-74. doi: 10.1097/MPG.0000000000000266. PMID: 24345831.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囉嗦,我們直接先上表格!
投影片3
 
投影片4
有個地方值得一提:要登上這份立場文件的益生菌,其實都不簡單。特定益生菌的菌株(strain)針對特定的狀況,要有至少兩篇隨機臨床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要宣稱有醫療效果,至少要著名是哪種菌株,但其實市面上不少產品都未闡明。希望未來市面上的益生菌都能標明菌株與菌落數,讓大家選擇上更為清楚。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續上一次的文章, 我們朝著下一個方向為這孩子做診斷。

大腸鏡是腸道出血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可以排除大腸瘜肉、發炎性腸症等重要的診斷。

然而跟大人做大腸鏡是一樣的,小朋友也必須喝清腸藥讓大便排乾淨,前面也必須吃2~3天的低渣飲食。喝過清腸藥的人就知道這個過程有多讓人不開心…更別說要喝大量的水。在一些年比較小的個案,甚至得放鼻胃管趁孩子睡著的時候灌藥跟水進去。

幸好,這位四歲的弟弟非常配合,大腸清得很乾淨。在大腸鏡的檢查中,我們在直腸發現了一顆大腸瘜肉。

1.png

 

兒童幼年型息肉

在兒童的大腸息肉中,超過九成都是幼年型息肉(juvenile polyp)。[5]

幼年型息肉其實在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幼年型」其實是描述息肉的型態而非發生的年齡。話雖如此,最常診斷的年齡還是在10歲以前,高峰為2~5歲。[1]

幼年型息肉主要出現在直腸到乙狀結腸的區域,不過也可能出現在近端大腸。小於10歲的孩子有將近2%的孩子可能出現幼年型息肉,但不一定有症狀,也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由於這類的息肉往往有柄,充沛的血液供應讓這類的息肉常用腸道出血來表現。血便的型態相當多變,有鮮紅或暗紅色的大便(~75%)、擦屁股的時候有血(~13%),也有大便完之後滴出來的(~7%)。[4]

根據過往的報告,從症狀開始到診斷平均要12~16個月。[4] 雖然聽起來很久,但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症狀往往只是少量的血便且沒有腹痛,而小小孩要做大腸鏡真的是相當辛苦。

可能會有超過五顆以上的息肉,息肉出現在大腸/直腸以外的地方,或是有特殊的家族史,那這時就要懷疑其他的罕見疾病(如幼年型息肉症候群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5]。幸好,這樣的狀況是相當罕見的(每10萬人中一位)。

幼年型息肉該如何治療與追蹤?

幼年型息肉的標準治療,是內視鏡切除,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我們先在息肉下方打入生理食鹽水,讓息肉與黏膜下層分開後,利用內視鏡的電刀圈(polypectomy snare)將息肉切除。最後,在用止血夾將傷口處夾起做止血。

2.png

在內視鏡下用電刀圈套住息肉

3.png

在內視鏡下夾好止血夾。

如前所述,單一的幼年型息肉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也因此,通常切完就不必再做後續追蹤了。

這位孩子在切完息肉後,目前為止都沒有再次出血。

特別感謝這位孩子的媽媽願意分享這個個案,如果孩子持續有腸道出血的狀況,建議還是給小兒腸胃科做進一步的評估。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57698/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768394/
  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616898/
  4. https://www.pghn.org/DOIx.php?id=10.5223/pghn.2012.15.4.250
  5. ESPGHAN position paper of Management of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四歲的孩子來到門診,媽媽說過去三個月以來大便一直斷斷續續有血。 孩子曾經於其他門診就診過了,一開始以為孩子是便秘的問題。 有時較粗的大便摩擦肛門口導致附近的裂傷,因而造成出血。

這種裂傷我們稱為肛裂,是一些便祕的孩子常見的狀況。

 

undefined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al_fissure.JPG

關於便祕的相關資訊,在之前的文章都有寫過了,我們就不再多提。

然而這個個案在之前的醫師給予軟便劑,讓大便變得鬆軟之後, 仍持續看到有出血的狀況。 這就值得我們深究他出血的原因了。

兒童大便出血常見原因

息肉: 較常見
梅克爾憩室: 較常見
肛裂
感染性腸炎
淋巴結節性增生 (lymphoid nodular hyperplasia)
發炎性腸症
過敏性紫斑症(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包括Osler Weber Rendu disease、Klippel Tranaunay syndrome、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缺血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typhilitis / neuropenic colitis)
複式囊腫(duplication cysts)

上表是兒童大便出血常見的原因。在諸多原因之中,最常見的是梅克爾憩室大腸息肉。這也是我們接下來為這個孩子所安排的檢查方向。

什麼是梅克爾憩室 (Meckel’s diverticulum)?

一段小腸,以及延伸出來的梅克爾憩室。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ckel's_diverticulum

一段小腸,以及延伸出來的梅克爾憩室。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ckel's_diverticulum

什麼是梅克爾憩室呢?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胎兒原先會有一條臍腸繫膜導管(omphalomesenteric duct)與外面的卵黃囊連接。隨著發育的過程,這條導管會慢慢地於胚胎期第5~7週退化。如果這個退化的過程不順利,有可能會形成一段憩室。

憩室主要分布於小腸的迴腸。教科書上有個「2的法則」來介紹這個憩室:

  • 大約2%的一般大眾有這個憩室
  • 一般發生在2歲以前。不過小於四歲的孩子都是有梅克爾憩室的高風險群。
  • 通常距離迴盲瓣(ileoceccal valcve,大腸與小腸的分界點)兩英尺(~60公分)
  • 長度將近2英吋(~5公分)
  • 可以含有兩種異位組織,亦即出現原本不該在那裏的組織。以梅克爾契是為例,是胰臟或胃組織。

也由於含有異位組織,憩室附近的腸道黏膜長期受到胰臟酵素和胃酸的傷害,會形成腸黏膜潰瘍與出血。

兩歲以下顯著的無痛肛門出血,都應該要想到梅克爾憩室的可能性。根據文獻上的統計,兩歲以下的腸道出血將近有一半是梅克爾憩室所導致。

該如何檢查是否為梅克爾憩室?如何處置?

梅克爾憩室核醫檢查。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eckel's_Diverticulum_by_Technetium-99m_Pertechnetate_Scan.jpg

梅克爾憩室核醫檢查。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eckel's_Diverticulum_by_Technetium-99m_Pertechnetate_Scan.jpg

梅克爾憩室的診斷主要靠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Meckel’s diverticulum scan)。我們會為孩子施打一種放射線的物質(technetium-99m pertechnetate),梅克爾憩室的異生組織會吸收這種放射線物質,而正常的腸組織不會。

因此,我們只要看到腸子中有地方放出放射線,就知道有梅克爾憩室。

如果有血便且有梅克爾憩室,手術切除憩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遺憾的是,這個個案沒有看到梅克爾憩室。於是我們安排了進一步的檢查…

衍伸閱讀

嬰兒肛門出血,該嘗試移除牛乳蛋白嗎?

兒童便秘有多常見?又常發生在什麼時間點?

梅克爾憩室是什麼問題? 醫師帶你認識小腸先天性異常 (台大新竹分院徐千婷醫師)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備註:本篇文章含有較多醫學內容,建議非醫療專業人員如有相關疑問,仍應洽詢醫師。
 

臨床上很多嬰幼兒的症狀,如嘔吐、溢吐奶、腹瀉、血便等,都可以是牛乳蛋白過敏的表現,
但這些症狀實在是太常見了,反而帶給臨床醫師許多的診斷困擾。
有74%的嬰幼兒符合2個或以上的輕微/中度牛乳蛋白過敏症狀,而9%的孩子符合兩個或以上的嚴重牛乳蛋白過敏症狀。
 
問題來了:面對出現這些症狀(eg.肛門出血)的嬰幼兒,是否會想要嘗試移除牛乳蛋白?
 
根據現行的醫療指引,如果懷疑牛乳蛋白過敏應該要請哺餵母乳的媽媽從飲食中移除牛乳蛋白,
使用配方奶的話則要改為高度水解配方(包括Alfare、Pregestimil等),
症狀改善之後再次引入。如果症狀再次出現,才能作為確診。但這些高度水解配方又貴又難喝,真的每個寶寶都有需要這麼做嗎?
 
輕微的肛門出血,確實可能是牛乳蛋白過敏的表現,特別是一群稱為「食物蛋白誘發過敏性直腸結腸炎(FPIAP)」的患者。
在食物過敏之中,有些是IgE-mediated的過敏症狀,如蕁麻疹、氣管收縮、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等。
另外,non–IgE-mediated gastrointestinal food-induced allergic disorders (non-IgE-GI-FAs)也占了一部分,包括
  • 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colitis syndrome (FPIES),
  • food protein–induced allergic proctocolitis (FPIAP), 以及
  • food protein–induced enteropathy (FPE).
其中FPIAP在部分研究者認為就是過去所稱的"protein intolerance"。
 
2015年Nowak-Węgrzyn等研究者做了整理,摘錄一部分於下:
 
FPIES
FPIAP
FPE
Colitis
Prominent; rectal ulceration
Focal
Absent
 Emesis
Prominent, repetitive
Absent
Intermittent
 Diarrhea
Seve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PIES
Mild
Moderate
 Bloody stools
Seve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PIES
Prominent
Rare
 Edema
Seve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PIES
Mild, infrequent
Moderate
 Shock
15%
Absent
Absent
 FTT
Moderate-to-seve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PIES
Absent
Moderate
 Hypothermia
Present (<25%)
Absent
 
 
FPIAP 最常發生在六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症狀主要是肛門出血、腹瀉但生長曲線正常。
那麼,如果是肛門出血的患者,有多少是真的牛乳蛋白過敏呢?
 
在2014~2017年間收案。
所有四個月以下的嬰兒,只要有肛門出血都被轉介給小兒腸胃科,
而如果症狀在移除牛乳蛋白之後消失,則納入收案。
口服食物測試(oral food challenge,OFC)在2-8週之後於家中進行,
如果肛門出血、腹瀉、嘔吐等症狀於重新引入的兩週內出現,則診斷為FPIAP。
 
在診斷之後,則每兩個月進行OFC,觀察resolution的時間點。
 
研究一共收案58位,
其中有40位(68.9%)在初次的OFC時並未出現症狀,也就是無法診斷為FPIAP。
就算診斷為FPIAP,有一半在7個月之前,而3/4的患者在10個月大的時候就改善。
 
連帶其他幾篇較小型的研究,
肛門出血之後診斷跟牛乳蛋白有相關的,占了12.5%~21.4%。
基於肛門出血大多跟牛乳蛋白無關,過去曾有研究者認為,
如果新生兒看起來整體健康良好而只有少量的肛門出血,可以等待四天左右
如症狀持續再進行進一步檢查與診斷。
透過這篇研究,Lemoine等人也支持這樣的做法。
 
整理於此,或許可以給臨床的醫師一些想法。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1216 probiotic.jpg

 

這個年代,已經鮮有人不知道腸內菌的重要性,
益生菌的全球市場據報導已經來到了500億
 
在大家對腸內菌的了解越來越多的同時,
許多家長對於對於需不需要讓孩子吃益生菌感到困惑。
到底該怎麼吃,買哪個牌子的,又要吃多久,
真的是莫衷一是。
 
這邊給大家幾個選擇益生菌上的原則:
  1. 想清楚為什麼要吃
  2. 選擇有證據力的益生菌,最好辨別到菌株
  3. 跟藥物一樣,不是每一種益生菌都對每一個人有效
 
想清楚目標,才知道有沒有效
爸媽有時問我要不要吃益生菌時,
反問他們:「為什麼要吃?
往往得到含糊的答案,例如「保健腸胃」、「幫助消化」、「改善體質」
 
等等,大家停下來好好想一想?
什麼叫做「保健腸胃」?是比較不會吐奶,還是肚子比較不會痛?
「幫助消化」是指肚子比較不會脹氣?改善便祕?改善腸胃炎的症狀?
「改善體質」又更玄了,是指比較不會發生過敏嗎?比較不會發生感染嗎?還是改善前述的腸胃道症狀?
 
以嬰兒腸絞痛的處置來說,比較有證據力的是使用L. reuteri DSM 17938 (商品名寶乖亞),最近則有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市面上有不只一家含有這株菌)的研究使用其他的益生菌就相對不肯定是否有效。
 
有明確目標的話,就比較知道要什麼時候時候使用,什麼時候停。
一樣拿嬰兒腸絞痛來說,我們知道大約3~5個月大之後嬰兒腸絞痛就會慢慢改善了,此時就可以考慮停用。
 
如果今天是針對腸躁症,也要想好目標是「整體症狀」、「腹痛」還是「腹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知道吃了這種益生菌之後有沒有效果。沒有效果,也可以早點退場,將錢省下來做更適當的運用。
 
選擇有證據力的益生菌
想好了目標,接下來就是「證據」。
簡單的說,這個益生菌有沒有在臨床上、類似的患者身上做過試驗,證實它的效果?
 
不要小看證據,要知道「有證據建議使用」這句話在科學界裡面是非常困難的。
 
舉例而言,過去大家認為急性腸胃炎可以考慮使用益生菌來改善症狀,特別是 LGG 以及 S. boulardi
結果知名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2018年刊登出的研究[1],就打臉LGG:益生菌用跟不用腸胃炎的嚴重程度其實是一樣的!
大家也不要認為,有試驗指出沒效就一定沒效果了。綜合過去的證據,還是有許多專家仍認為有些許證據支持益生菌的使用。[2]
 
不同的國家,對於同一個疾病是否能用益生菌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對於腸躁症或功能性腹痛,L. reuteri  DSM 17938LGG 、VSL#3 也都是可以選擇的對象。
英國消化醫學會(BSG)建議可以考慮使用益生菌,但在美國消化醫學會(ACG)的指引中就不建議使用,認為對整體症狀沒有幫助。
 
甚至幾乎是相同的證據,不同的學會解釋起來還可以不一樣
在使用益生菌來預防困難梭菌感染,美國消化醫學會(ACG)是不建議的,而美國消化協會(AGA)建議可以。[4] 這兩篇指引也只是分別在2020年和2021年發佈,年份根本沒有差多少。
 
各位看官你看看,光連專家自己都在那邊打架了,莫怪乎家長們看得霧傻傻,
你們真的對益生菌有那麼大的信心嗎...(攤手嘆氣)
我自己在這邊抱持的態度,是
益生菌跟其他的藥物一樣,整體而言應該是好的,在一些人身上有一定的效用,但還有很多未知的地方。如果真的要使用,應考慮選擇證據比較充足的菌株
 
除了一些比較複雜的學會指引,
這邊也提供一個資訊來源:益生菌教育聯盟(Alliance for Education on Probiotics http://www.aeprobio.com/
該網站/app 是由一群專家每年根據現有的證據更新的商品列表,
缺點是該網站是英文,且上面刊登的商品都是美國或加拿大的產品。
 

probiotic (2).png

來源:AEprobio
 
益生菌如宣稱健康療效,最好辨別到菌株
另一個大家在購買益生菌時可以注意的事情,是廠商有無標示出「菌株」
舉例而言,同樣是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底下可以有不同的菌株。
一般俗稱的LGG,全名應該是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DSM33156
同樣在鼠李糖乳桿菌底下,有的商品內含的是LRH113。
 
整體而言,乳桿菌應該有一定的健康益處,
但如果追求的是確實的效果,依照國際益生菌與益生質科學會(ISAPP)的建議
於產品上應明確標示出「菌株」與「菌量
 
不過,依照目前的健康食品管理法,台灣目前是還不需要的標示到這麼細的。
 
益生菌大概要吃多久呢?
要知道,每個人的腸內菌相、腸道狀況都是不一樣的,
就像所有的藥物一樣,再好的藥物也不是100%有效,
不是每一種益生菌都對每一個人有效
也因此,知道要吃多久是很重要的。
 
前面有提到,依照不同的目標,使用益生菌的時間也就不同。
以腸胃炎來說,目標是減少腸胃炎的嚴重程度、腹瀉天數,所以大約1~2個禮拜就可以了。
腸躁症的話,支持考慮使用的英國消化醫學會認為,使用到12週如果還沒有效果就可以停掉。
在兒童腹痛的領域,一般研究執行4~8週
 
也因此,可以合理地說,如果用了超過兩、三個月都還沒什麼效果,
大家錢可以省下來去做更合理的運用了。
 
提醒一下,如果兒童便秘的話,建議還是不要拖太久。
畢竟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
 
 
希望這次簡單的三個原則,能幫助到大家。
 
 
參考資料:
  1. Schnadower D, Tarr PI, Casper TC, Gorelick MH, Dean JM, O'Connell KJ, Mahajan P, Levine AC, Bhatt SR, Roskind CG, Powell EC, Rogers AJ, Vance C, Sapien RE, Olsen CS, Metheney M, Dickey VP, Hall-Moore C, Freedman SB.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versus Placebo for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N Engl J Med. 2018 Nov 22;379(21):2002-2014. doi: 10.1056/NEJMoa1802598. PMID: 30462938; PMCID: PMC6358014.
  2. Szajewska, Hania∗; Guarino, Alfredo†; Hojsak, Iva‡; Indrio, Flavia§; Kolacek, Sanja‡; Orel, Rok||; Salvatore, Silvia¶; Shamir, Raanan#; van Goudoever, Johannes B.∗∗; Vandenplas, Yvan††; Weizman, Zvi‡‡; Zalewski, Bartłomiej M.∗; on behalf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a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Use of Probiotic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An Update,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August 2020 - Volume 71 - Issue 2 - p 261-269. doi: 10.1097/MPG.0000000000002751
  3. McFarland, Lynne V. PhD1; Kullar, Ravina PharmD2; Johnson, Stuart MD3; Sniffen, Jason C. DO4; Woolard, Kristin APRN4; Goldstein, Ellie J.C. MD5 Why Do ACG and AGA Guidelines Differ for the Use of Probiotics and the Prevention of CDI?,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January 12, 2022 - Volume - Issue - 10.14309/ajg.0000000000001567
  4. McFarland LV, Kullar R, Johnson S, Sniffen JC, Woolard K, Goldstein EJC. Why Do ACG and AGA Guidelines Differ for the Use of Probiotics and the Prevention of CDI? Am J Gastroenterol. 2022 Jan 12. doi: 10.14309/ajg.000000000000156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020606.
  5. Hill, C., Guarner, F., Reid, G. et al.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scope and appropriate use of the term probiotic.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11, 506–514 (2014). https://doi.org/10.1038/nrgastro.2014.66
  6. Ding, Fang Chao Linda et al. “Probiotics for paediatric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disorders: A rapid review.” Paediatrics & child health vol. 24,6 (2019): 383-394. doi:10.1093/pch/pxz036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接著上次的文章,這一篇主要著重在把奶稠化這件事。
 
不用稠化配方,而選擇將原有的配方奶/母乳稠化,主要有兩種做法:
米精/麥精,或者用市場上的稠化劑
 
先講結論:在台灣沒有給一歲以下的配方奶/母乳稠化商品,唯一可行的方式是以米精/麥精做稠化。
但米精/麥精稠化有它的本身要注意的地方,建議照護者如果要施行前跟醫師做詳細討論
 
米精/麥精:可以減少溢吐奶次數,但需考量重金屬與熱量
 
2017年的系統性回顧 [2]中,使用米精或麥精來稠化配方可以每天減少平均1.4次的溢吐奶次數(雖然未達統計顯著)。
長庚的趙舜卿醫師在2007年[3]也曾發表過在台灣的研究:使用米精的嬰兒顯著降低溢奶次數。
 
添加米精的問題,主要的問題之一在於其中的重金屬
最近台灣消費者基金會之前就檢測出,嬰幼兒米製副食品有4件鎘濃度不符合規範。
鎘米餅這件事還延燒了一陣子的新聞,細節就不是本篇討論範圍內了。
 
歐美的研究中,則特別關注在無機砷(inorganic arsenic)
無機砷被認為跟癌症、皮膚病灶、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有關。
根據FDA最新的規範(2020),嬰兒食品特別是米精,其中的無機砷濃度必須要低於0.1 ppm。
台灣目前對米類或是供為製造嬰幼兒食品之原料米皆無訂定砷的上限值,這是政府未來應該努力的方向。
 
另一個問題,是熱量過高
在前述趙醫師的研究中,使用米精的嬰兒熱量攝取量整體增加了25%。
在一些因為溢吐奶嚴重而無法增加奶量,體重遲滯的孩子,這或許是個福音,
但整體而言孩子是否適合採用這個方式,還是建議跟醫師討論,不要自行使用。
 
最後一個問題,是不適合稠化母乳
因為母乳裡面具有澱粉酶(amylase)會分解米精,會喪失它稠化的能力。
 
商品化稠化劑的問題:台灣無適合商品
 
另一種稠化母乳/配方的做法,是使用市面上的稠化劑。
在台灣並沒有適合小嬰兒的酬化劑,不過還是把資料整理寫在下面。
 
台灣比較有名的應該就是雀巢快寧寶(ThickenUp)
雀巢快寧寶(ThickenUp Junior)按官方建議是一歲以上,台灣有賣的快寧寶(ThickenUp Clear)則建議3歲以上
 
歐美目前使用較多的是Gelmix,主要成分是刺槐豆膠(Carob bean gum),
可以用在推算懷孕42週以上的嬰兒。副作用包括輕微腹瀉與排氣,通常1~2週之後就會改善。
除了Gelmix以外,1歲以下使用增稠劑還是需要格外的小心。
這主要與當年SimplyThick的慘案有關。
 
在2001年,一位年輕人靈機一動,將一種沙拉醬裡面常見的增稠劑:三仙膠(xanthum gum)製作成食物增稠劑,可以廣泛的加入各種食物之中將它變稠。
同年這項產品得到了美國食藥署(FDA)的核可,商品名SimplyThick。
SimplyThick一開始用於一些中風、創傷後吞嚥困難的成人,但很快的一些兒科醫師將它引入嬰兒溢吐奶的治療中,獲得了不錯的成果。
那時只覺得這項產品取自於自然,也沒有任何的過去資料告訴我們它的可能傷害。
 
不久,醫師們發現到一些使用SimplyThick的嬰幼兒出現了一種稱作「壞死性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的腸道重症。
這種疾病至目前為止還是新生兒加護病房聞之色變的疾病,死亡率可以高達3成
至2012年,食藥署一共偵測到了22位壞死性腸炎的個案,其中不只常見壞死性腸炎的早產兒,也有足月兒在內。
食藥署因此發布警訊SimplyThick的廠商更說明:SimplyThick不該用於12個月以下的嬰兒。
(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可以看看這篇:"SimplyThick: A Tragedy No One Saw Coming")
 
在那之後,醫師們在一歲以下孩童使用增稠劑就較為謹慎。
類似的商品,Thick It 官方建議是不應用於2歲以下的兒童。
 
稠化並非問題的最終解答
 
隨著歐美配方奶稠化的盛行,一些語言治療師也提出他們的憂慮
語言治療師是評估並協助訓練孩童吞嚥的重要角色,也是在早產兒照護的重要一環。
 
有些嬰幼兒(特別是早產兒),他有的問題是吸吞協調上面的問題。
長期將配方稠化之下,孩子有可能會因為未接觸到較稀的液體,沒有學會如何處理流速較快的飲食,因而無法成功的將增稠劑停掉。
又或者,使用增稠劑根本沒有改善孩子吃不好的狀況。
 
會提這點是藥提醒大家,將母乳/配方奶稠化只是降低食物從胃裡面逆流回來,
並未改變孩子的腸胃結構、吸吞協調等問題
在將母乳/配方稠化的同時,也應仔細評估孩子是否有其他的潛在因素導致吃不好/頻繁的逆流。
 

參考資料:

  1. Pediatr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oi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rth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2018)
  2. https://www.cochranelibrary.com/cdsr/doi/10.1002/14651858.CD003211.pub2/full
  3. Nutrition. 2007 Jan;23(1):23-8. doi: 10.1016/j.nut.2006.10.003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嬰兒溢吐奶真的十分常見。
最近同是兒科醫師的好朋友崩潰的傳訊給我,
為何剛出生的baby這麼容易溢吐奶啊~~
 
我回她要堅強,
旁邊另一位兒科同事,提議先去買個100條口水巾 XDD
 
這樣大家就知道,就算是兒科醫師,
已經知道了嬰兒很容易溢奶,一樣還是深受它的困擾(兩手一攤)。
 
image
根據統計,高達41-67%的健康四個月寶寶,每天至少溢奶一次
雖然在每個年紀都有可能發生溢吐奶,尖峰期在4個月大,六個月大時迅速減少。
好消息是,只有<5%的孩子在12~14個月時仍有溢吐奶的狀況
 
 
到底為什麼嬰兒這麼容易溢吐奶?
image
 
嬰兒溢奶的原因,主要是源於他們上消化道的不成熟
食道和胃中間有個閥門,結構上稱之為賁門,或下食道括約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研究發現,8成的嬰兒溢吐奶發生在下食道括約肌自發性放鬆(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TLESR) 的時間。
 
當寶寶的胃部裝滿奶水或食物時,會誘發這個自發性放鬆的發生。
姿勢也會有影響,左側臥被發現可以減少自發性放鬆,臨床上我們偶爾會採用這種方式。
(當然,由於側臥或趴睡都會增加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兒科醫學會是不建議的)
 
隨著年紀增長,食道長度拉長,胃的容量增加,
看得到的溢吐奶就會逐漸減少,
不過逆流仍有可能發生,以吃奶完後頻繁的吞嚥動作來表現。
 
對於正常健康的寶寶來說,可以把溢吐奶想像成洩氣閥,是他們胃裡面相對容量較高時宣泄的一種方式
 
臨床上要注意這些狀況
由於溢吐奶十分常見,要把「正常」和「異常」區分開來,有時真的十分困難。
 
在學術上,學者們有試圖區別嬰兒溢吐奶(infantile regurgitation)與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像是北美/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NASPGHAN/ ESPGHAN),區別兩者定義如下:
胃食道逆流疾病,指的是當胃食道逆流造成困擾的症狀或/及併發症。」
 
大家內心是不是浮現:「...講中文好嗎?」喔不對原文其實是英文...
「只要是溢吐奶,都令人很困擾啊!」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跟你說「心灼熱、胸悶、腹痛」,但寶寶只會哭啊...
 
其實,還是有一些症狀暗示著比較嚴重的溢吐奶/胃食道逆流,甚至胃食道逆流以外的診斷,我們列舉如下圖:
image
如果有上述的狀況,建議還是早點請醫師評估一下喔!
 
保守的處置手段:調整進食
也因為嬰兒溢吐奶會隨著時間自行改善,
如果沒有上述的那些警戒狀況,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跟爸媽說明這個良性的過程,讓孩子隨著時間慢慢自行改善。
 
能夠採取的非藥物手段,包括調整進食及姿勢改變。
姿勢改變我們前面提過了,為了避免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兒科醫學會還是唯一支持仰睡。
(相關議題可以看上次的文章:嬰兒半夜睡一睡自己翻過去趴著,怎麼辦?
 
調整進食分兩種作法:減少每餐的量並增加頻率,以及變動配方
減少每餐的量的做法,雖然沒有明確的科學上的證據可以減少溢吐奶,但似乎可以降低食道暴露到胃酸的時間[2]。
經驗上,給予合適的奶量以及避免過度餵食,確實能解決一部分孩子溢吐奶的狀況。
 
至於變動配方,目前實證是可以考慮使用稠化配方或增稠劑
以稠化配方來說,在台灣有新諾兒(Novalac) AR的稠化配方,是以玉米澱粉來增稠。
其實心美力(Similac)、美強生(Mead Johnson Enfamil(R))、雀巢的能恩(Nestle NAN (R))在國外也有防溢奶配方,
但都沒有進來台灣。我猜大概市場太小了吧?
 
使用市售增稠劑,或添加米精/麥精呢?
這個議題比較複雜,我們下次再說~
 
 
參考資料
  1. Pediatric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oint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JPGN, 2018
  2. Omari et al., Gut . 2002 Oct;51(4):475-9. doi: 10.1136/gut.51.4.475.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不管在門診還是急診,都有默默感覺腸胃炎的病人數似乎有些許增加。

因為小孩腸胃炎來就診的爸媽,醫師除了一般問活力、食慾、發燒狀況外,
只要有拉肚子的我們都會問一下:大便裡面是否有看到血絲或黏液?

血絲很好理解,但問到黏液不少爸媽都會露出「?」的表情。
我一般會形容是「就是有點油油亮亮的,像有勾芡在上面的感覺...」
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感到困惑。

前幾天有個媽媽來的時候,直接用手機拍下他孩子的大便,真是標準的黏液便。
趕緊跟媽咪問能不能分享給我,當作教材用。
也感謝媽咪的分享,有時候一張圖真是勝過幾萬字。

mucoid stool 2.jpg

這張圖可以看到有半透明的黏液,以及下方有點紅紅的,是血絲黏液便。

 

mucoid stool.JPG

這張也是標準的黏液便,在光照之下有點油油亮亮的。

 

通常有血絲黏液便都代表著腸道傷害較為嚴重,細菌感染的機會比較高(但輪狀病毒也是可以造成這樣的現象。)
其它細菌性腸胃炎常出現的症狀,包括高燒(>攝氏40度)、腹痛、頻繁的腹瀉(一天>7次)、中樞神經症狀

如果小朋友大便裡面有血絲和黏液,建議還是帶給醫師評估一下小朋友的整體狀況喔!

 

相關閱讀:

兒童腸胃炎該吃甚麼>>https://kidsrout.pse.is/TD9PB

 

參考:

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急性腸胃炎指引 (2014)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投影片1
 
一個十六歲的男孩,由媽媽陪著來到診間,
抱怨這兩三天忽然吞嚥疼痛,而且是越來越痛,今天幾乎不太能吃固體食物。
一邊說,男孩還一邊扶著胸口,
 
「最近有在吃什麼特別的藥物嗎?」
『沒有啊...』孩子和媽媽轉頭互看了一眼。
 
讀了健保卡的藥歷一看,赫然見到四環黴素。
此時,內心已大概有了答案:「藥物引起的食道炎
 
『可是這個藥物已經吃很久了欸!』孩子說。
 
欸....這不是過敏,跟是不是新接觸的藥物沒有關係,而是跟你如何吃藥有關
如果配的水不夠多,或是吃完藥之後立刻就躺著,
很有可能藥物滯留在食道內就開始釋放藥物,傷害食道壁。
 
基於症狀嚴重且逐漸惡化,還是幫他安排了胃鏡檢查。
果然,在食道發現了一處潰瘍。
在藥物的治療下,大孩子很快症狀就改善了。
*內視鏡照片經家屬同意刊登
 
image
 
目前已知有近百種的藥物都有可能造成食道發炎或潰瘍,其中約有五成的案例都是使用四環黴素類的藥物
包括tetracycline、doxycycline以及clindamycin。
這個正好是治療青春痘最常使用的口服藥物之一
其他諸如止痛消炎藥、鐵劑、維生素C等,都有被報導過。
最重要的是吞藥時要配合足夠的水,以站姿或上半身直立的坐姿方式服用,並且不要吃完藥立刻就躺下來
這個食藥署去年也有公告過,嚴重者,甚至會食道潰瘍穿孔。
 
請大家務必注意!
如吞藥後有嚴重疼痛的狀況,還是記得早點去看醫師!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在上次的文章( 為什麼不要做食物IgG檢測?)之中,我們提到了食物不耐 (food intolerance) 以及食物過敏 (food allergy) 的差異。
我們今天來多聊一下,乳糖是什麼,乳糖不耐又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什麼是乳糖?乳糖又有什麼好處?
image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乳糖 (lactose) 為一種雙醣類,是母奶和牛奶的主要成分之一。根據研究指出,在所有哺乳類動物之中,母乳的乳糖含量是數一數二的高,100mL的母乳就接近有7g,
換算可能佔了母乳熱量來源的40%左右。
相比之下,牛乳100mL僅約4.6g左右。不過,以牛乳為基底的配方奶中,乳糖還是最主要的醣類來源。
除了提供熱量以外,乳糖還提供了許多好處,包括:
  1. 相較於蔗糖、葡萄糖等,乳糖的甜度較低,僅蔗糖的0.2-0.4倍。過甜的食物可能會促進食慾,進而過度飲食並導致肥胖。
  2. 乳糖是天然的益生質。未完全被吸收的乳糖,進入大腸中會被益生菌作為能量來源。乳糖能增加雙枝桿菌(bifidobacteria)以及乳酸菌(lactobacilli)等兩種常見的益生菌數量。
  3. 乳糖可以幫助大腸吸收礦物質,特別是鎂和鈣質。[1]
 
乳糖不耐症是什麼?又會有什麼症狀
image
 
在乳糖的消化過程中,我們需要有小腸絨毛上的乳糖酶(lactase)幫忙,我們才能分解、消化乳糖。
乳糖酶在出生時是最多的,正好也符合我們新生兒的主食--高乳糖濃度的母奶。
有意思的是,隨著嬰兒慢慢開始吃副食品,奶量減少,小腸乳糖酶的數量也慢慢地減少。到了成人,乳糖酶的量大概只有嬰兒的10%不到。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狀況,根據統計,華人大約有88~90%的成人都有。台灣過去在小朋友上做的測試也是類似的,在2歲之後乳糖酶就顯著下降。
(附注:冷知識,在喜好牛奶的北歐國家,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就<5%)。
這種狀況,學術上的正式名稱是「乳糖酶不持久 (lactase non-persistence)」,造成的現象為「乳糖吸收不良(lactose malabsorption)」。
 
由於乳糖酶的減少,我們對於乳糖的分解消化能力也減弱。未被分解的乳糖會進入大腸,被腸內菌分解,並產生了各種物質以及氣體。
部分的物質(如短鏈脂肪酸 SCFA)會增加腸道的滲透壓,導致腹瀉。細菌所產生的氣體,則在一些人身上造成腹痛、腹脹、脹氣等不適感。
這些因為乳糖吸收不良而導致的症狀,我們稱為「乳糖不耐 (lactose intolerance)
 
image
 
這麼多人都乳糖酶不足,不要緊嗎?
其實呢,就算我們身體的乳糖脢沒有那麼多了,大部分的人每天還是可以攝取接近12克的乳糖而無症狀,相當於250cc的牛奶(大概就是市售小盒的鮮乳)。
如果分散在一天的數餐之中,我們甚至可以攝取更大的量。
 
話雖如此,既然你我身為台灣人,都有可能是乳糖酶缺乏者,為何有的人一喝牛奶,就明顯地有腹痛、腹瀉,有的人卻沒什麼感覺呢?
 
乳糖不耐的症狀,跟攝取量和臟器敏感度相關
在2013年,一群中國的研究者做了個試驗:讓一群正常人,以及腸躁症患者攝取不同量的乳糖,透過吹氣測試,分析乳糖消化不良的狀況並記錄他們出現的症狀。
我們現在知道,腸躁症的患者,他們腸道對於各種刺激的敏感度比一般人來得更高。
 
這個實驗的結果是:不管是正常人還是腸躁症患者,在攝取20克的乳糖時,都有約8成的人出現乳糖消化不良的狀況。
然而,有高達46.7%的腸躁症患者出現症狀,而正常人僅21.7%出現症狀。
 
換句話說,大家可能同樣都有消化不良,但有一些人比較敏感,就有明顯的症狀
 
乳糖不耐症,又該怎麼治療?
image
乳糖不耐症,又該如何治療呢?
最一般的建議,是避免攝取過多的乳糖。
注意到這不是完全的禁止,約莫一天一小杯的鮮奶是可以接受的。飲食上,也可以考慮加入乳糖含量較低的乳酪(平均100克約只有1.6克乳糖)。
 
市面上也有其它非乳製品的選擇,如常見的豆漿、杏仁飲等。遺憾的是,這些飲品的營養價值--特別是鈣質與維他命D--還是不如牛奶。
2019年的美國四大學會的建議中,也不鼓勵孩童攝取植物奶,除非是有確切乳糖不耐或不能喝牛奶的理由(如牛乳蛋白過敏)。
如果真的避開乳製品,也記得要從深綠色葉菜(如波菜)、堅果、豆、魚類中補充足夠的鈣質。
 
最後,如果孩子持續還是有一些腸胃道的症狀,建議還是給腸胃科/小兒腸胃科醫師做確切的診斷和治療。
 
Ref:
  1. Steven A Abrams, Ian J Griffin, Penni M Davila, Calcium and zinc absorption from lactose-containing and lactose-free infant formula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76, Issue 2, August 2002, Pages 442–446, https://doi.org/10.1093/ajcn/76.2.442
  2. Misselwitz B, Butter M, Verbeke K, Fox MR. Update on lactose malabsorption and intolerance: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Gut. 2019;68(11):2080-2091. doi:10.1136/gutjnl-2019-318404
  3. Szilagyi A, Ishayek N. Lactose Intolerance, Dairy Avoidance, and Treatment Options. Nutrients. 2018;10(12):1994. Published 2018 Dec 15. doi:10.3390/nu10121994
  4.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nutrition/Pages/Lactose-Intolerance-in-Children.aspx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沒想到急性腸胃炎的內容引發諸多討論,
這邊針對幾個關於口服補充液和泡半奶的部分再作探討。
 
先講結論:
  1. 改善脫水的治療首選還是口服補充液。在這同時,應該早期(甚至在脫水改善4小時後)就恢復進食,才能改善營養狀態與促進腸道恢復。
  2. 無乳糖配方如腹瀉較久或住院病人可以考慮使用,但一般門診病人非必要。
  3. 泡半奶,或以其他倍數稀釋配方奶並非不行,但可能無法顯著改善腹瀉狀況。需考慮小孩營養狀況。
由於以下討論涉及爭議議題,一般性建議還請看上一篇文章《小孩腸胃炎,可以吃什麼?
如有關於泡半奶和無乳糖配方的疑慮還請跟臨床醫師作討論
 
 
 
討論一:口服補充液是為了「改善脫水狀態」,而非為了營養!
 
image
 
正確的建議應該是「以口服補充液改善脫水狀態」,緊接著「早期餵食」。不是說只能喝口服補充液...
推行口服補充液最不遺餘力的就是WHO,建議的處置如上圖,在診所/急診於前四個小時給予口服補充液,之後開始餵食。
中間在有嘔吐或腹瀉的狀況時,可以再予補充。
 
早點恢復正常飲食才能改善營養,促進腸道早期恢復。
 
討論二:無乳糖配方/去乳糖飲食或許有用,但仍充滿爭議...
 
泡半奶這件事情實在是很常被提到。其實不想寫的部份理由是裡面還有不少的爭議...
這件事情背後的理論,是兒童在急性腸胃炎時可能會因黏膜受損而短暫的缺乏乳糖酶,導致無法消化乳糖。乳糖是一般奶粉/牛奶中最常見的醣類,無法消化的乳糖,可能會因為滲透壓的關係造成腹瀉更嚴重或更久。
 
解決方法主要就兩種:選擇無乳糖配方(一般市面上又稱為止瀉奶粉),或稀釋含乳糖的配方。
 
主要在各大指引中被引用的文獻,是2013年的Cochrane review
該研究引用了至2013年一共33篇研究,其中22篇討論無乳糖配方,11篇討論稀釋牛奶/配方奶。
結論:
  1. 無乳糖的牛奶/牛奶製品/食物,顯著減少腹瀉的時間,平均17.77個小時(95% CI: 25.32~10.21小時)。
  2. 無乳糖配方看似勝出,但有個爭議點。分組來看,住院病人使用無乳糖配方者,效果較顯著( 平均腹瀉時間 ‐17.94 小時, 95%CI (‐26.28, ‐9.59))。在門診病人就不明顯( 平均腹瀉時間反而增加 7.59小時,95%CI  (‐83.51, 98.69))。
  3. 稀釋(至少50%)的配方奶,並未顯著減少腹瀉的時間(平均減少 2.01小時 (95%CI: -9.71 ~ +5.68 h)),但可能可以降低治療失敗的機率(相對風險 RR 0.65, 95% CI 0.45 to 0.94)
 
等等,這什麼歪理?為什麼住院的病人無乳糖配方有用,門診病人就沒有用?
可能性有二:
  1. 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針對住院病人,僅兩篇是門診病人,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
  2. 住院病人的病情較嚴重。對於症狀輕微的門診病人,無乳糖配方其實沒有太大好處。

 

「在門診的情境下,常規使用無乳糖配方是不被建議的。」
「目前無充足證據支持或反對稀釋含乳糖牛奶。」
「哺餵母乳不應被打斷。正常餵食應被繼續,無須進行包括牛奶在內的飲食變化。
有資料指出在住院的狀況下,未母乳哺餵的嬰兒與幼兒,去除乳糖的餵食(lactose-free feeds)是可以被考慮的。」
 
台灣的兒科消化醫學會(2017)就寫得較為含蓄。
「急性胃腸炎的嬰幼兒胃腸道中分解乳糖的酵素(乳糖酶)容易被破壞,如出現乳糖不耐症的情況時,可以考慮使用無乳糖配方奶粉,但不建議常規和長期使用。臨床上將配方奶粉沖泡稀釋,目的就是在稀釋乳糖,但需考慮病童的營養攝取是否足夠。至於是否稀釋奶水,則依據臨床需求判斷。」
也就是把決定權釋放給醫師啦 XDD
 
有興趣的可以回頭看看這篇系統性分析,我自己另外有幾個解讀:
  1. 這些研究為1983~1993的研究, 時空背景跟現在不一定相似
  2. 雖然分析只有兩篇提到體重,但我猜是原始資料不足。就原文摘要,其實多篇都提到喝原始濃度配方的寶寶體重較快恢復。
  3. 這些研究稀釋的時間都很短暫。大多¼ 奶一天,½ 奶一天,¾ 奶一天,之後恢復原始濃度。與其給予這種複雜的建議,就如部分醫師所提到的,不如直接告知家屬「配方奶一定要照廠商建議的泡法,為了任何目的去改變配方濃度都是不建議...」
  4. 不過,就算是好處不明顯、照顧者可能出錯,應該也沒有到「絕對不能泡半奶」的程度。
討論三:滲透壓/糖份濃度在輕微脫水的小兒腸胃炎裡,到底有多重的角色?
 
至於有人提到,為何泡半奶減少乳糖濃度,沒有改善腹瀉效果?
或許可以拿最近 JAMA在2016年刊登的研究 來作討論。
這篇研究將來到急診的647位兒童分成了兩組,
一組採用口服補充液,另一組給予對半稀釋的蘋果汁/自己喜愛的飲品。
結果發現:兩組腹瀉、嘔吐的狀況並無明顯差異,採用稀釋蘋果汁的那組治療失敗的機率較低(16.7% vs. 口服補充液的25.0%。)
 
其實這篇研究的討論寫得很棒(當然人家可是登在JAMA...),幾個觀點:
  1. 這篇是在高收入國家(加拿大)所做的研究。其實應該跟台灣比較相近。
  2. 68.2% 是沒有缺水的證據 (i.e. Clinical Dehydration Scale 0 分)....好吧,跟台灣的急診或許也滿相似的。
  3. 除了一開始是稀釋蘋果汁外,後續其實是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飲料。意思是,家長給孩子喝牛奶、運動飲料等是被允許的!傳統上認為,糖分濃度高的飲料因為滲透壓高的關係,可能會導致腹瀉變嚴重。然而最近的幾篇研究(另外兩篇在巴西跟印度),卻挑戰了這個觀點。或許可以這麼說:

在「高收入國家」,「輕微缺水」的腸胃炎孩童,補充液體滲透壓的高低「或許不如攝入的液體多寡來的重要」。
再更往後推論一點,滲透壓、乳糖濃度、糖分濃度等,在輕微脫水的急性腸胃炎裡或許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重要

 
但這樣講實在是太爭議,太挑戰現行的想法了,每個小孩的臨床狀況也不完全一樣。
套句大家最愛說的,我們還需要更多大型的研究來證實這樣的觀點。
有疑慮的狀況,還是遵循目前指引,避開高糖分的飲料、食物等。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炎炎夏日,近來兒童腸胃炎也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了。
兒童腸胃炎,有70%都是病毒性腸胃炎,治療上除了止吐、止瀉以外,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避免脫水,回復與維持體液與電解質的恆定
 
常被家長問到,小朋友拉肚子,到底可以吃什麼呢?
 
改善脫水首選:口服補充液
image
在腸胃炎初期,小朋友可能會因為嘔吐或腹瀉而有缺水的症狀。
臨床上,我們常常問小朋友哭泣是否有眼淚?尿量是否正常?同時看看眼眶是否凹陷,嘴唇是否有乾裂的狀況。
如上述評估起來僅有輕微脫水的狀況,治療首選是口服補充液,或者部分藥局稱之為電解質補充液/口服點滴。
 
口服補充液屬於低滲透壓液體,有適當的電解質與糖分,
目前各國推薦的口服補充液略有不同,台灣小兒消化醫學會的建議是葡萄糖含量介於 2~2.5%,鈉45~79 mEq/L。
 
那可不可以喝運動飲料或果汁?
運動飲料的話,寶礦力水得的糖分是 6%,鈉21 mEq/L。舒跑糖分也約6%,鈉18 mEq/L。
可知都屬於糖分過多,電解質過少的液體,分類上屬於「高滲透壓」的飲料。
一般認為,高滲透壓的液體在腸道會導致較多的水分從腸壁滲出,惡化拉肚子的狀況。
類似的概念,果汁有較多的果糖,也可能會因滲透壓較高而使腹瀉更為嚴重。
 
不過,如果有喝過口服補充液的人,大概就會知道雖然它不到難喝的程度,口味還是有點奇特。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添加了其他的風味如水蜜桃、蘋果等的產品,
仍不一定受到每個孩子的喜愛。
 
其實,最近的研究指出在因腹瀉而輕微脫水的孩子裡,
如果給予稀釋的蘋果汁或其他喜歡的液體,
他們不僅腹瀉狀況沒有變得更嚴重,反而減少了因脫水而再次造訪急診或打點滴的機會。
換句話說,那些真正被攝取進孩子們身體內的量,才是真正重要的。
若孩子們非常抗拒口服補充液,這些稀釋、清澈的飲品是可以考慮的第二選擇
 
不要再禁食了!盡早經口進食!
image
只要孩子沒有嚴重的噁心嘔吐症狀,脫水症狀也已改善,目前各國指引都建議及早恢復進食。
過去禁食的作法,除了阻止孩子得到適當的營養之外,腸胃道對各種營養素的吸收能力還會因而降低,並無任何益處。
盡早恢復經口進食,除了改善營養問題之外,還可以刺激腸道再生,加快腸道的恢復。
 
 
image
至於吃什麼呢?
對於仍在喝母乳的嬰兒,建議持續哺育不要停。比起喝配方奶的嬰兒,腸胃炎的嬰兒在哺育母乳的狀況下較少有嚴重的腹瀉,也較快恢復。
對於已在喝配方奶的嬰兒,一般建議是持續哺育,不必特別稀釋
但對於已持續腹瀉多天者,可以和醫師討論之後考慮使用無乳糖配方。
 
大一點的小孩,建議恢復正常飲食。澱粉(白稀飯、吐司、饅頭)、肉類、蔬菜等都可以,但須避免糖量高及高脂肪的食物
自己的經驗是,也不必太追求完全無味。曾經在孩子腸胃炎時煮了白粥、純燙青菜和白肉,結果反而都不吃。
少許的味道例如一點點的鹽,如果能促進孩子們的食慾,也未嘗不可。
 
注意危險徵兆,預防勝於治療
 
最後提醒爸媽一些腸胃炎孩子的危險徵兆,包括:
  • 年齡小於六個月
  • 持續嘔吐而無法進食
  • 超過六個小時沒有尿尿
  • 異常的疲憊倦怠
  • 持續高燒
  • 腹痛難耐
  • 大便出現血絲或黏液
如果有危險徵兆出現,還是盡早帶去看醫生吧!
 
預防勝於治療,也請大家注意要勤洗手,
給孩子的食物要煮熟再吃,避免感染腸胃炎喔!
 
Ref:
  1. http://www.tspghan.org.tw/news/content.asp?id=42 
  2. https://www.aafp.org/afp/2019/0201/p159.html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319 Hp
 
前陣子門診碰到兩個這樣的個案,小朋友都大概國高中生了,爸媽最近被診斷出幽門螺旋桿菌要開始殺菌了,但孩子都沒症狀。
這種狀況,小孩子該檢測嗎?
 
下面引述不少資料,先講結論:跟醫師討論各種利弊得失之後決定!
 
歐洲/北美小兒消化學會指引:沒症狀不用篩檢,但...
歐美/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NASPGHAN/ESPGHAN)2016年的指引中,雖然沒有特別針對爸媽有幽門螺旋桿菌的這種狀況做說明,但有提到:
「我們反對在兒童族群中對幽門螺旋桿菌進行『測試並治療』的這種作法。」
「如果幽門螺旋桿菌是進行內視鏡檢查時的意外發現,治療可以在與病人/家長討論之後考慮」
 
討論什麼呢?
  • 對於沒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孩童,幽門螺旋桿菌不太可能會造成腹痛
  • 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病人,未來可能會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癌的風險
  • 但治療也可能會有風險,包括治療失敗、抗生素所造成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絞痛、對腸內菌的負面影響
  • 胃癌盛行率高的國家,如中國和日本,治療降低的胃癌風險得到的好處,可能會大過使用抗生素的風險
  • 在西方國家,有些流行病學證據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特別在年輕小孩,可能比較不會有過敏疾病
 
東西大不同!跟胃癌風險相關!
所以可知,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在「胃癌」!這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一個已知的可能致癌原因。
胃癌盛行率高的國家-->檢驗,如有可以考慮殺菌
胃癌盛行率低的國家-->如無潰瘍,就算檢驗有也可以考慮「不殺菌」
 
那多高叫做高呢?
根據2020年的研究,日本胃癌發生率為每十萬人29.6例,南韓29.2例。然而美國只有6例,德國11.8例。
台灣呢?根據台灣癌症登記中心資料,2006-2012 間男性為13.5例,女性為7.7例。看來屬於中間風險。
 
但基於可能的致癌風險,而且罹患胃癌後會增加大量醫療費用,已經有些胃癌盛行率高的國家開始進行篩檢並殺菌的試驗。
他們招募了一群40~65歲,一等親內有胃癌的人們,並替他們進行胃鏡篩檢,找出那些沒有潰瘍但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
發現殺菌可以讓胃癌風險從2.7%降到1.2%。
 
這些研究也反映在近年的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指引上,
如2016~2017年歐洲的馬斯垂特V美國的腸胃學會指引,都有提到60或65歲以下的成人,如無危險徵兆,
是可以考慮「檢測並治療」的手段,如吹氣或糞便檢查等,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話,跳過內視鏡檢查直接給予殺菌治療。
(不過台灣健保目前不給付在沒有潰瘍狀況下的殺菌,如果成人有相關問題建議還是跟醫師做討論。)
 
成人可以考慮殺菌,那小孩呢?
image
年齡別胃癌發生率,資料來源:台灣癌症登記中心
 
跟成人不同的地方是,胃癌幾乎不會在兒童族群發生。可以看上面台灣的資料,大概到25歲之後發生率才慢慢增加,50~80歲達高峰。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之後,要先經過慢性發炎,慢慢才會往癌症的方向變化。
 
但早期治療,還是有它的好處,例如避免後續潰瘍或癌症的發生。
也因此,日本開始有些學者試著在無症狀的高中生進行兩步驟篩檢。
這些高中生在經過尿液篩檢,如果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再進行內視鏡檢查。
如果內視鏡切片檢查,也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進行殺菌治療。
這些檢驗陽性的高中生,內視鏡下的發現大多為結節性胃炎(nodular gastritis)以及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僅約7%的病人有十二指腸潰瘍。
作者們認為,在日本高中生上進行這樣「檢驗-內視鏡-治療」的做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胃癌的發生,以及減少整體醫療花費。
 
但不是從此之後就幸福美好...包括增加抗藥性細菌、二次感染的機會等,都讓篩檢和治療這件事情更有爭議。
 
結論
如果看到這邊,大概可以理解,要不要替這些孩子進行篩檢,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爭議存在。
如果真的要檢測,那也要一併考慮可能檢測陽性之後,可能需要進行內視鏡以及後續抗生素用藥的事情。
高中生以上的話,內視鏡、抗生素使用上面的配合度或許比較好。
 
費用是另一個考量。這些檢測與治療,許多目前不被健保給付,例如尿素吹氣檢查健保條文裡面是沒有「爸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這項適應症的。
 
建議家長如有疑慮或需求,至門診跟醫師討論之後再下決定。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在覺得這樣的標題很聳動,回頭便查了一下原文。
原文是武漢兒童醫院的陳峰醫師,刊登在中華兒科雜誌。(原文

裡面敘述1歲1個月的孩童,因間斷腹瀉、嗜睡,入住武漢兒童重症醫院。這位病人有兩個特別的地方:
  1. 早期無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入住當天開始發熱、呼吸急促。X光上出現明顯肺炎跡象。
  2. 患者並無新冠肺炎家庭群聚史。患者爸媽在文章刊登時尚無發燒,也沒有呼吸道或其他系統症狀,但也因此沒有檢驗2019-nCoV。
報導中提到,原作者收集另外38名病童確診病例。其實不是原作者,是陳峰醫師引述另一位「方峰」醫師的文章(原文

原文提及:

「以发热和咳嗽较为常见,还有乏力、肌痛、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表现(1.5月龄婴儿仅有频繁呕吐)。31例有体温记录者中,28例有发热...」
 
但其實沒有明確寫出到底各個症狀發生的頻率來。
 
同樣刊登在中華兒科雜誌,王端等人(原文)分析了中國北方6省共31例兒童患者。
其中,90%為家庭群聚。無症狀4例(13%),發燒為最頻繁症狀(65%);其餘依次為咳嗽(14例,45%)、乏力(3例,10%)、腹瀉(3例,10%)
中國官方的第一版診斷與防治建議(原文)中,一共收集了134例兒童患者,其中有體溫紀錄的117例中,89例(76%)有發燒的症狀。而發燒和咳嗽還是所有症狀中比較常見的。截至2月7日,中國官方的285位兒童病例中,71.2%有明確的感染家庭群聚史
 
我想原醫師想要強調的,是兒童的症狀可以不太典型
現有的文獻資訊看來,兒童和成人的嚴重程度是滿不一樣的。症狀比較輕微,恢復比較快,預後大都相當良好。
不過呢,在中國官方的指引確實也提到,
 
「处于中危和低危的监测病例在排除流感(规范服用磷酸奥司他韦2 d无效)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感染后满足以下3条中任何2条为疑似病例。(1)发热持续,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或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或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等消化道表现;(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3)肺部影像学显示有2019-nCoV肺炎征象。」
 
在成人身上,其實也有約3~10%的病人會有腹瀉的症狀(疾管局影音教材,「COVID-19 (武漢肺炎) 之臨床表徵與診斷」, 2020/3/5連結
 
目前台灣疾管署截至3月4日所公告的定義當中,尚未將發燒或呼吸道症狀以外的症狀納入。
 
總結來說,雖然腹部不適、腹瀉可能在新冠肺炎的病人身上出現,發燒、咳嗽還是新冠肺炎整體而言最常見的症狀
以台灣現況而言,有無接觸到確診或高度懷疑病人、旅遊史、群聚史(TOCC)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只有單純嘔吐腹瀉,應該還是先考慮其他的疾病,如諾羅病毒(如台北市長)。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續上一篇便秘的衛教,面對兒童便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盡早治療
但是,要怎麼治療呢?
 

constipation02.jpg

上:正常的直腸,糞便可以自然通過;下:長期便秘的直腸會被撐大,導致有大塊的糞便阻塞,後方的大便無法通過,逐漸往大腸堆機。
 
解除阻塞-->維持
兒童便秘的治療分作兩個部分:解除阻塞維持
慢性便秘形成的機轉如上圖:小朋友可能因為社會因素(如:幼稚園馬桶不習慣、不好意思跟老師說、玩具太好玩了不想去上大號等)、飲食因素(如:較少水分或纖維質的攝取)等,開始有大便變硬的狀況。
慢慢的,直腸被這些又硬又大的大便撐開、撐鬆。小朋友好不容易將大便大出來,疼痛的過程讓他印象深刻,更不想去大便。留在直腸的這些大便滯留過久,水分被吸收,再度造成便秘,如此形成一個惡性的循環。
 
所以,治療的第一步是「解除阻塞」,將直腸的這些大便給清出來。
目前推薦的解除阻塞方法,包括使用高劑量的口服PEG(polyethylene glycol,如腹樂舒 Forlax)或浣腸都可以。
 
第二步是「維持」,也就是維持後續的大便鬆軟,並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避免大便再次滯留於直腸,反覆造成便秘。這個過程,通常要維持數月之久,其中醫師慢慢依據小朋友的狀況逐漸降低劑量。
 
目前治療指引上的推薦維持期的藥物,為PEG與Lactulose (乳果糖,商品名:杜化液 或 樂多),下面特別介紹這兩種滲透性緩瀉劑(osmotic laxative)
 
PEG與乳果糖- 滲透性緩瀉劑介紹
 

 
這類藥物進入腸道之後,其分子會因為滲透壓的關係,從腸道吸收水分,使大便變軟並促進排便。代表藥物為氧化鎂(magnesium oxide)、鎂乳(milk of magnesium)、乳果糖(lactulose)以及PEG(如Forlax 或 Miralax)。
特別要介紹一下乳果糖和PEG。乳果糖為身體難以吸收的糖類,只有大腸的細菌才得以將它分解。分解後的產物,會增加腸內糞便的滲透壓,吸收水分並促進排泄。
PEG (polyethylene glycol,聚乙二醇) 是一種高分子量聚合物,會與水分子結合後將水分留在腸內,促進大便的排出。高劑量的PEG被用作大腸鏡檢查之前的清腸藥物,而研究者也發現較低劑量可用於治療慢性便祕。兒童的部分,目前國內僅有腹樂疏(Forlax ),許可於8歲以上的小孩,但其實國外的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可以用於小孩。
這兩種藥物幾乎不會被身體吸收,長期使用上都是相當安全的。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小朋友會不會因此而有藥物依賴的狀況?
就如上一個段落所提到的,治療在維持階段,會慢慢的降低藥物劑量,並培養良好的飲食及如廁習慣。如果能建立好,不太會有藥物依賴的狀況。
 
益生菌目前仍無充足證據支持
2017年所發表的系統性回顧[1]中,搜尋到了一共7篇的隨機對照試驗,試驗的菌種包括了L. casei rhamnosus Lcr35 (台灣商品名:阿德比)、L. GG、B. lactis DN 173 010、L. reuteri DSM 17938(台灣商品名:寶乖亞)、混合菌種等。結論是,在治療成功率上,使用益生菌並無顯著效益。
 
在2019年有一篇更新的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2],含之前的一共找到17篇試驗。跟對照組相比(包括了安慰劑或單純使用軟便劑),在大便頻率上兩組並無差異,但比較有機會治療成功(相對風險(RR): 1.24; 95% CI: 1.03, 1.50; P = 0.024)。如果只看那些品質較好的研究(僅5個),益生菌在改善排便頻率跟治療成功率上並無幫助。
 
總而言之,使用益生菌雖然目前看來並無害處,但是否真有益處仍無充足證據支持。如便秘症狀已持續一陣子,建議仍應盡快給予適當治療(可見上一篇便祕衛教)。
 
Ref:
  1. Eur J Pediatr. 2017 Sep;176(9):1155-1162. doi: 10.1007/s00431-017-2972-2. Epub 2017 Aug 1. Systematic review: probiotics for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Wojtyniak K, Szajewska H.
  2. Am J Clin Nutr. 2019 Jul 1;110(1):177-195. doi: 10.1093/ajcn/nqz071. When poorly conducted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can mislead: a critical appraisal and update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 Harris RG, Neale EP, Ferreira I.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abd pain.jpg
by  belchonock 
 
小孩時不時抱怨肚子痛,好不容易大便卻是一顆顆的羊咩咩大便,排便狀況才剛好轉卻擦到血跡。又或者非常畏懼去大便,貼紙、糖果手段盡出,他還是寧可憋著到滲便也不願意坐上馬桶。
 
聽起來很熟悉嗎?那小孩很可能有便秘的問題。
 
根據統計,全球大約有3% 的小朋友有便秘的問題,其中有17%-40%從一歲開始就有症狀。
臨床上,我們常用的診斷標準(源自羅馬IV)如下:
 
排除掉其他器質性問題,且至少符合以下兩項標準一個月以上
< 4歲的小孩 >= 4歲的小孩,且不符合腸躁症的診斷
  • 每週小於或等於兩次排便
  • 曾經有糞便阻滯的病史*
  • 曾經有排便疼痛或困難
  • 曾經有直徑過粗的大便
  • 直腸內有大的糞塊
  • 如廁訓練成功後:
    • 每週有至少一次的滲便
    • 曾經有可能會塞住馬桶的直徑過粗的糞便
  • 每週在馬桶裡排便的次數小於或等於兩次
  • 每週有至少一次的滲便
  • 曾經有憋大便的姿勢或過多的自願性憋大便
  • 曾經有排便疼痛或困難
  • 直腸內有大的糞塊
  • 曾經有可能會塞住馬桶的直徑過粗的糞便

*通常會有腹脹,腹痛的症狀,或X-光上看到糞便過多

 
那麼,在使用藥物治療之前,我們可以先多喝水或多吃蔬菜水果就好嗎?
 
在治療便秘上,單純增加水分或纖維攝取並無太大幫助!
 
雖然一直以來,攝取纖維過少被認為跟便祕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目前仍無充足的證據支持單純增加纖維的攝取就可以改善便秘的狀況。在2014歐洲及北美的治療指引[1]當中,也不支持額外添加纖維來治療便秘。一直到2018年的回顧分析[2],研究者整理一共13篇研究後表示,雖然有部分新的研究顯示增加纖維攝取有少許益處,但由於各研究使用的纖維種類、結果判定的定義、使用時間的長短相差太多,無法統一比較後給出明確的結論。
 
在小孩族群中,有關水分攝取對便祕幫助的效果也極其有限。雖有不少回顧性分析指出,較少的水分攝取確實跟便秘的發生有關,但對於較嚴重的便秘,目前不認為可以單靠增加飲水量來治療。在2014年的歐洲/北美小兒消化醫學會(ESPGHAN/NASPGHAN)的指引中,不建議將額外水分和纖維的攝取做為主要治療。在2016年的羅馬IV中,也僅建議正常的水分及纖維攝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發表的國人營養健康變遷報告中[3],男性及女性 1-6 歲的平均膳食纖維攝取量分別為 8.3g 及 6.9g,7-12 歲分別為男性 11.8g 及女性 11.3g,如果按照美國國家科學院所發布的建議(1-3歲每天 19g, 4-8歲每天25g,9-13歲每天 26-31g),台灣兒童的膳食纖維攝取量確實稍微偏低,13 歲以上族群無論男女性其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均低於衛生福利部所建議的 25-35g,顯見青少年及幼童飲食習慣還有許多加強改進的空間。
 
延遲治療反而會延長治療時間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便秘從發生到治療的時間如果拖延的越久,便秘治療成功的機率越低,孩子越有可能帶著便秘的問題進入青春期或成人。在一篇2005 年的研究中,那些開始治療時症狀持續小於三個月的小朋友,有近8成在6個月後得到緩解。但一開始治療症狀就已經持續超過三個月的,只有約莫32%的小朋友治療成功

 
這點也反應在治療指引上。在新版的羅馬IV功能性便秘指引中,將診斷標準從符合兩項標準至少兩個月,改為一個月即可,目的就是讓需要治療的小朋友,能夠盡快得到好的處理。
由此看來,如已經符合便秘的診斷,建議早點開始治療,如只想單純靠增加水分和纖維攝取來改善小朋友排便的狀況,延誤了治療時間,反而會降低未來便秘治療成功的機率。
 
 
參考資料
  1. Tabbers MM, DiLorenzo C, Berger MY, et 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rom ESPGHAN and NASPGHAN.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4;58(2):258–274. doi:10.1097/MPG.0000000000000266
  2. Axelrod CH, Saps M. The Role of Fiber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Nutrients. 2018;10(11):1650. Published 2018 Nov 3. doi:10.3390/nu10111650
  3.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 2013-2016年
  4.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Energy, Carbohydrate. Fiber, Fat, Fatty Acids, Cholesterol,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2002/2005). This report may be accessed via www.nap.edu
  5. van den Berg MM, van Rossum CH, de Lorijn F, Reitsma JB, Di Lorenzo C, Benninga MA.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infants: a follow-up study. J Pediatr. 2005 Nov;147(5):700-4.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童不小心吞了電池該怎麼辦?最近有篇文章貼出電池灼傷雞胸肉的照片,怵目驚心。
這邊引用美國毒物中心的指引,幾個重點替大家整理一下。
 
一、禁食(包括喝水)直到確認電池位置
不要試著催吐、喝水或吞東西試著把電池吞落。美國的指引中有提到可以喝蜂蜜,但如果不肯定或無法及時獲得的話,反而應該選擇直接到最近的兒童急診。
如果小朋友沒症狀,可以盡快找找看包裝或者替換電池,以便辨別吞入電池的種類。
 
在大部分的狀況,急診會安排X光確認電池或異物的位置。
 
二、如果電池在食道內,盡快取出
如果電池在食道內,兩個小時後可能就會出現嚴重的燒灼傷。中間可能會給予一些胃乳(sucralfate)幫忙,但這只能減緩食道的傷害,還是得緊急安排內視鏡取出電池。
 
用內視鏡取出電池時,同時會觀察食道黏膜受傷的狀況。
如果黏膜有受損,有可能必須要留院觀察。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食道穿孔、氣管食道之間形成不正常通路(又稱瘻管 )、縱膈腔發炎等。有的併發症,包括穿孔和瘻管等,可能會延遲發生。例如曾有在電池移除後27天才被觀察到有瘻管。
 
穩定且狀況良好的小孩,在一到兩天後可能會做食道攝影,觀察是否有穿孔的跡象。如果沒有,小朋友可考慮慢慢開始吃清流飲食。
 
三、如果電池已經到胃部以下,部分情況需取出
如果有下列情況,應取出電池(如可能的話以內視鏡的方式):
  1. 同時吞入磁鐵
  2. 有可能跟吞入電池有關的症狀
  3. 大尺寸鈕扣電池(直徑≥15 mm)被小於六歲的孩童吞入,且停留在胃裡已經超過四天。
  4. 大尺寸鈕扣電池(直徑≥20 mm)被小於五歲的孩童吞入,電池在胃部以下,但根據病史可能有停留在食道兩個小時以上,可以考慮診斷性的內視鏡來排除食道傷害的可能性。
最後一項情況,是基於有不少案例病人雖然電池已經通過食道,內視鏡下他們還是有顯著且有症狀的食道傷害。
如果有食道或胃部傷害的症狀,還是會建議盡快安排內視鏡檢查來排除食道受損。
 
四、如非以上狀況,可以讓電池自然排出,並密切觀察症狀
如非以上的情形,已經到胃部以下的電池且小孩沒有明顯症狀,可以讓它自然排出。正常飲食,鼓勵活動,避免不必要的內視鏡或手術移除。如果小孩有新的症狀,儘速重新評估。
就算是輕微的症狀,如果電池還在胃中,還是應該安排內視鏡取出。
 
如果電池已到了內視鏡無法抵達的位置,在少見的病人內,如有腸道出血、腹痛、嘔吐、發燒等症狀,可能要考慮手術取出電池。
 
在這段期間,家長應觀察糞便來確認電池是否有排出。
如10-14天內沒有在糞便內觀察到電池,可以考慮再照一次X光確認電池位置。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om [2]
 
點開WHO的兒童生長標準,會發現除了大家最常用的按年齡的相對身高(height-for-age,或一般稱的身高),相對體重(weight-for-age,或一般稱的體重)以及BMI 之外,其實還有許多其他的指標。根據ASPEN (美國靜脈及腸道營養學會) 的共識建議[3],

小於36個月大的小朋友,應測量的生長指標包括:按年齡的相對身高、按年齡的相對體重、按年齡頭圍、按身高的相對體重(weight-for-length)

2~20歲的兒童,應測量的生長指標包括:站立身高, 體重、按年齡的身體質量指標 (BMI)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