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整飲食來控制體重的時候,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
在熱量計算上是一樣的地位,所以只要熱量控制得好,這些食物就可以代換,對嗎?
 
對也不對。
 
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樣。
 
首先,是「熱量密度」的不同。
根據台灣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00g的紅蘿蔔熱量為37kcal,以一根200g計算,
要足足吃掉3~4根紅蘿蔔才能達到240kcal的熱量。
而一片明x巧克力 50g,就含有279kcal,可能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吃光了。
 
第二是精緻糖「成癮性」的效果。
從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攝取蔗糖(sucrose)時,大腦的「獎勵迴路」會被刺激,使得我們更想攝取更多的糖分。這樣的飢餓感,研究者稱之為「享樂性飢餓(hedonic hunger)」。如果這個詞彙很難理解的話,想想我們常常笑稱「甜點有另一個胃在裝」。蔗糖在近年來也逐漸被認為是成癮性的物質。
 
更有趣的是,就算味覺有問題的人,腸子可能也會替你辨識出哪些有糖。這是2020年刊登在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的動物研究,研究者發現就算是無法品嘗出甜味的老鼠,也學會從裝著葡萄糖水而非人工甜味劑的罐子中攝取糖分。大腦與腸子之間的鏈結是這個機轉的關鍵。
如果對糖如何影響大腦的機轉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後面這個由TED Ed所製作的五分鐘小短片。https://youtu.be/lEXBxijQREo
 
根據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ESPGHAN)的建議,兒童攝取的「游離糖」(free sugar,意思是包括含糖飲料在內,額外添加的糖份)不應超過每天熱量來源的5%。
一茶匙相當於4克的糖,以4~7歲的小朋友為例,每天熱量的來源的5%約為18-20g,大約就是5茶匙的糖。

image

 
也因此,儘管單純從熱量來看,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是一樣的,
熱量密度以及額外添加糖分所造成的差異還是不同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兒童肥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碰碰與毛毛 的頭像
    碰碰與毛毛

    熊孩子出沒!~小簡醫師與碰器太太的一方天地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