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

一位兩歲多的寶寶由爸媽帶來健兒門診。爸媽提到最近注意到他想睡的時候會有撞牆的動作。白天都還好,活力食慾也都正常。評估起來發展並無問題。這種行為我們稱為刻板動作(sterotypic movement)。

 

什麼是刻板動作?

投影片2

刻板動作是一種重複而無目的性的動作(sterotypy)。這是在發展正常的孩子中常見的行為。如果刻板動作會影響社交、學術或其他活動,並可能造成自我傷害,則會被定義為刻板動作疾患(stereotypic movement disorder)。常見的刻板動作包括:

  • 搖手
  • 撞頭
  • 身體搖晃
  • 打自己

對於正常發展的孩子,這種重複的動作在關注之下可以被停下來,或者可以透過分心來停止。對於智能障礙的孩子,這樣的行為就比較難停下。每個孩子的刻板動作都不太一樣:可以在一天內出現好幾次,持續時間可能從幾秒到數分鐘;可能出現在不同時間點,興奮、壓力、疲憊或無聊。

一般來說,刻版動作多在三歲前出現;根據統計,25%的正常孩子會有刻板動作。

 

為什麼嬰兒會有刻板動作?

投影片3

目前對於形成刻板動作的確切原因並不清楚,不過認為這些動作在壓力大、沮喪或無聊時比較容易發生。社交隔離且刺激不足(例如疏於照顧)的孩子比較常會有自我刺激的行為,也可能會演進為刻板動作。

 

對刻板動作的治療

如刻板動作並不嚴重,一開始給家長的建議通常是忽略這些不想要的行為,鼓勵替代動作,並不要將焦慮傳給孩子。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通常刻板動作會隨著時間過去及減少關注而慢慢消失。

不過,對於發展遲緩或自閉症的孩子,刻板行為可能較為頑固,而需要由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作行為或藥物的治療。

行為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其中包含了針對性行動練習如何放鬆自我監測後效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以及調整周圍的環境以避免傷害的產生。

如果有疑慮,爸媽可以把孩子帶給兒科/兒童身心科/兒童神經科做進一步的評估。

 

參考資料:

Nelson's Textbook of Pediatrics, 21 ed., Chap. 37.2 Stereotype Movement Disorders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影片1

一位9歲的女孩跟著爸媽來到門診, 抱怨從六個月前開始就開始腹痛與噁心。

噁心的狀況非常嚴重,幾乎都在早上。伴隨著在下腹部的疼痛。 雖然不至於會吐出來,但會一整個早上都在噁心,導致女孩只能上線上的課程。

在六個月前,她注意到左手有較無力的狀況。經過小兒神經科的評估後,後續在腦部影像學檢查上發現有Chiari畸形與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

Untitled

很簡單的描述,Chiari畸形指的是腦部後顱窩處的結構異常,導致小腦的部分結構向下偏移,擠壓脊髓。Chiari畸形常伴隨著脊髓空洞症。
依照小腦結構偏移的狀況,給予不同的分類。這位女孩的Chiari畸形屬於第一型。

在神經外科醫師的巧手之下,開刀協助修做了減壓以及修補。 追蹤影像上,脊髓的壓迫也改善很多。
然而噁心的狀況依舊持續。 神經外科醫師評估之後,覺得應該跟脊髓空洞症的情形關係不大了,因此將這孩子轉到我的門診。

慢性噁心的評估

在各種腸胃道症狀之中,最讓小兒腸胃科醫師困擾的,大概是就慢性噁心跟嘔吐了。

在定義上,
噁心指的是想要嘔吐的不適感。
嘔吐指的是腸道強烈的收縮,使腸胃中的內容物自嘴巴中吐出。

一些暗示著嚴重問題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神經學症狀、嚴重的早晨嘔吐/頭痛、嘔吐物中帶有膽汁或血液。

投影片3

慢性噁心的評估包括

  • 影像學檢查(如上消化道攝影、腹部電腦斷層、胃排空速率檢查)、
  • 血液檢查(電解質、內分泌、胰臟酵素等)
  • 內視鏡檢查。

目前也沒有一個最佳的檢查順序,相當仰賴臨床醫師的病史詢問與理學檢查的結果。

功能性噁心

投影片2

如果經過妥善的評估之後,無法以其他醫療狀況來解釋, 那可能會被我們診斷為「功能性噁心 (functionoal nausea)」。

功能性噁心在兒童的盛行率仍未非常清楚,美國的研究統計大約有0.7%的孩子有這樣的診斷。
另外,大約有25%的功能性腹痛兒童同時伴隨有噁心的問題。而比起單純腹痛的孩子,這群伴隨噁心的孩子有較差的生活品質,也較常影響到日常作息,社交以及校園生活。

在第IV版羅馬準則中,功能性噁心(functional nausea)的診斷標準如下:

在過去兩個月中,必須符合下面所有條件:

  1. 最主要的症狀是令人困擾的噁心,每個禮拜至少發生兩次,且整體而言跟餐點無關
  2. 不總是跟嘔吐有關聯
  3. 經過妥善的評估之後,無法以其他醫療狀況來完全解釋。

功能性噁心的病理機轉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目前的幾個猜測包括:

  • 自律神經失調(autonomic dysfunction)
  • 中樞神經問題
  • 胃部排空異常
  • 其他胃部/小腸的狀況

投影片4

根據臨床的經驗與回顧研究,如果沒有上述的警訊症狀,幾乎所有功能性噁心的孩子(98%)在內視鏡上都沒有異常發現

治療

由於功能性噁心的機轉不明,目前也沒有一個好的治療指引,往往仰賴過往的經驗與嘗試。

一些另類療法如薑、薄荷油、內關穴的刺激等可能有一些幫忙。

身心科方面的治療也被認為有不少幫助, 包括過去提過的認知行為治療。近期則有一篇大規模的隨機臨床試驗,指出催眠(hypnotherapy)比起標準藥物治療更能有效的改善噁心的症狀。

飲食方面,會建議少量多餐,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取(油脂會延緩胃排空速度)

至於藥物,大致上參考其他功能性腸胃疾患與偏頭痛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 神經調節劑,如三環抗憂鬱劑(TCA,如妥富腦 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SSRIs,如離憂 escitalopram)
  • 偏頭痛的用藥,如乙型阻斷劑(beta blocker),抗癲癇藥物如 妥泰topiramate 、優閒 levetiracetam
  • 改善胃部適應,抗組織胺如 佩你安cyproheptadine,身心科用藥如Buspirone
  • 促進腸胃蠕動,如 胃利空 domperidone、metoclopramide

投影片5

至於這位病人的後續檢查,我們下回再說。

參考資料

  1. Functional Nausea in Children. JPGN, 2016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0119 Mycoplasma

延續前一篇關於黴漿菌的文章,這篇想討論一下: 如果真的想知道是不是黴漿菌感染,有什麼檢驗可以告訴我們答案呢?

下面這個例子可能不是太好,但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解:

今天某處發生了一場槍殺案。為了辨別誰是兇手,我們可能有下列做法:

  1. 直接在現場逮到兇手。
  2. 調監視器,看一下這段時間內到底有誰經過現場。
  3. 在現場採集指紋與毛髮,再來辨別是哪一個人。

檢驗方法:培養、血清抗體與抗原檢測

三種方法,大致對上黴漿菌的三種檢驗方法:培養、血清抗體與抗原檢測

培養是最初的黃金標準,基本上培養得到就代表得到了黴漿菌感染。不過呢,培養實在是太費時費力了,因此漸漸由其他的方式所替代。

血清抗體是一個臨床上常用的檢驗。一般而言,IgM大概在發病後一週會檢驗得到,而IgG大概在兩週後。抗體的反應在 3-6週時達到高峰,之後在數個月甚至數年逐漸下降。

不過,IgM有很高的偽陽性與偽陰性。就算是幼童,IgM可以持續在體內長達數月以上,這也意味著檢測到IgM不代表這次的感染就是黴漿菌所造成的。對於免疫低下的患者,也可能因為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而檢測不到,然而也是這群患者可能會有嚴重的感染情形。

如果急性期和間隔2~4週之後的康復期血清中,IgG的濃度上升了4倍或更多,可以作為診斷標準。不過呢,這個方法對於流行病學調查或許有幫助,對於臨床上判斷可能實用不大…病都已經好的差不多了誰會想要讓自己孩子再抽一次血??

抗原檢測,正確來說應該是核酸放大檢測 (Nuclear acid amplification tests, NAATs),或者PCR檢測,因為他較高的敏感度與特異性,目前已經漸漸取代其他檢測而成為目前主流的診斷標準。比起血清抗體IgM,抗原檢測可以更早得知可能的病原體。

我只是來看戲的鄉民:無症狀帶原者

好吧,回到凶殺案的例子。現在我們在現場找的兇手(黴漿菌)的毛髮/指紋(抗原),於是興沖沖地說:「兇手就是你對吧!」

結果他跟你說:「冤枉啊,我只是路過的鄉民。」

由於抗原檢測的便利性與敏感度,這也是很有可能的。
根據一篇荷蘭的研究,沒有呼吸道症狀的孩子裡有16.2%被驗到有黴漿菌,而有呼吸道症狀的孩子有16.2%被驗到,兩者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另一篇美國的研究則有56%的無症狀的孩子有帶原。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要判斷孩子究竟是什麼病原體感染的,除了檢驗之外,最終還是得與臨床資訊做綜合判斷。

簡單的臨床判斷法則

那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透過臨床資訊,推測有沒有可能是黴漿菌感染呢?Fischer等人於2002年發表了一個有趣的判斷方式。這是針對社區性肺炎的孩子。如果孩子有發燒超過兩天,年齡大於三歲,這樣的病人屬於高風險的患者。透過這個方式,可以抓到72%的黴漿菌感染患者。

 

Untitled.png

針對成人的肺炎,日本呼吸學會(Japan Respiratory Society)也有於2005年推出他們自己的臨床判斷標準。囿於篇幅且族群不同,這邊就不提了,連結在此有興趣的再進去看吧!

參考資料:

  1. Waites et al., CMR, 2017
  2. Spuesens et al., PLOS Med, 2013
  3. Fischer et al.,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2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晚上回家讓巧巧跟弟弟幫忙提晚餐

巧巧突然面容嚴肅的問我:媽媽,如果現在有一個壞人想要抓我,你會犧牲晚餐保護我,還是會趕快轉身逃跑?

我:我當然會拿晚餐砸他保護你呀,晚餐剛好有熱湯可以讓他受傷

巧:真的嗎,媽媽謝謝你

弟:哇~媽媽謝謝你這麼愛護我們

(現在是在演什麼八點檔大戲嗎)

巧:不過這是我們很辛苦才買回來的晚餐,所以我要跟媽媽牽好手,這樣就不用犧牲晚餐了

弟:媽媽你放心,如果有壞人來我會用我的空手道踢他、打他,黑~~哈~~~洽(短腿跳起、短手出擊打兩下鐵門)

(只看過youtube搞笑影片也算會空手道嗎....)

我:你如果真的很想要練拳,你可以叫爸爸每天教你三個跆拳道動作,每天練習慢慢就可以學會了

弟:媽媽你知道嗎,其實我最厲害的不是空手道,我最厲害的是罵人,我會直接把壞人罵走

我:喔,那你要怎麼罵他

(做好聽到ox@^$%#%$^的準備)

 

 

弟:(深吸一口氣)你這個"蒲阿"

巧:我也會,你這個"大蒲阿"

我:那壞人不就變成你們的哥哥了,你們兩個也是"蒲阿"呀

弟:沒有,媽媽,我會罵他你這個懶惰的"蒲阿"

我:那還是你們的親戚呀,你們兩個是"豬蒲阿"

巧:那我就罵他你這個邪惡的"蒲阿",你會一直滾一直滾

我:(嘆氣)好吧,那我們現在到家了,兩個"蒲阿"要記得先洗手再準備吃晚餐

 

該說我教育太成功還是太失敗,在小孩眼裡"蒲阿"居然是最狠的罵人詞彙了~

 

後記

某次因兩寶天兵的行為我忍不住脫口而出"你們這兩個蒲阿"

兩寶馬上跑去跟爺爺告狀說我講髒話

然後爺爺就很有義氣地說"蒲阿"不是髒話呀

"蒲阿"是一種圓圓的會一直滾一直滾的蔬菜

雖然後來兩寶還是知道"蒲阿"是在說他們呆~~

63525.jpg

小蒲阿的真相~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們數量大增,臨床上有時會有爸媽問到:這會是黴漿菌感染嗎?

什麼是黴漿菌 (Mycoplasma)?

黴漿菌我們最常指稱的是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這是一種孩童重要的呼吸道病原體,可能會造成咳嗽、哮喘、流鼻水與支氣管肺炎。它佔了兒童肺炎的10-30%。

Untitled.png

圖片來源:Wikipedia

可以從臨床症狀區分是否為黴漿菌感染嗎?

無法

黴漿菌的表徵可以是乾咳、有膿痰的咳,可以有頭痛、喉嚨痛、流鼻水、中耳炎。

一群中國的研究者蒐集了12,025個因呼吸道症狀住院的孩童,利用PCR檢測是否有黴漿菌感染。結論是,黴漿菌感染的孩童或許有比較少的喉嚨痛跟咽喉炎,但其他的症狀、抽血檢查上跟其他病原體感染沒有太大差異。

 

Untitled.png

只要想得到的症狀,咳嗽、頭痛、肌肉痠痛….幾乎都無法明確分出黴漿菌與其他感染。資料來源:He et al., 2013

主要得病的孩童通常年紀比較大,而五歲以下的孩童通常症狀較為輕微。

咳嗽倒是可能持續很久。在一項研究中,得了黴漿菌的較大孩童咳了3~4個禮拜,成人甚至咳了將近兩個月。

目前檢測黴漿菌的方式,包括抽血、鼻腔/口腔拭子(就跟COVID一樣戳鼻子或挖喉嚨)。細節我們有機會下次再談,先談治療上的問題。

黴漿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嗎?

2015年的Cochrane回顧分析,涵蓋了7篇共1912位孩童的研究。由於實驗設計實在太過不同,研究者無法得到一個最終的結論。

僅有一篇研究者採用了抗生素與安慰劑的雙盲試驗。Susanna等人於2005年收集了352位因為急性呼吸道症狀或反覆呼吸道感染而就診的孩童。
研究者給予這些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並觀察孩童們治療的成效。

Untitled.png

在這352名孩童之中,38.6%是有黴漿菌感染,7.7%有披衣菌的感染。如果沒有臨床症狀了,則判定為治療成功。

 

結果顯示,96.6%使用抗生素的孩子治療成功,而只使用症狀治療的孩子治療成功的比例為82.3%。這意味著使用抗生素固然可以讓這些得到黴漿菌或披衣菌的孩子好的快一些,有不小比例的孩子就算不用抗生素也可以自己好轉。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次講到新舊帶狀皰疹病毒疫苗的差異,但還沒有回答到一開始的問題:

既然水痘跟帶狀皰疹是同一種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為何小朋友接種的水痘疫苗跟成人接種的帶狀皰疹疫苗不一樣呢?

病毒量的不同

水痘疫苗(Varivax,美商默沙東藥廠)是活性減毒疫苗。意思是疫苗本身是一種弱化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我們看一下仿單的敘述:

VARIVAX® [Varicella Virus Vaccine Live (Oka/Merck)]是用經減毒的活 性Oka/Merck株水痘病毒製成。此種病毒早先是由感染野生型水痘的 孩童身上所取得,之後把它培養在人類胚胎的肺細胞內,再移到天竺 鼠的胚胎細胞中繁殖,最後再移到人類二倍體細胞(WI-38)中培養繁 殖。 ~ Varivax 水痘疫苗仿單

水痘疫苗裡面所含的病毒株為Oka/Merck 病毒株,其實舊版的帶狀皰疹疫苗Zostavax 也是Oka/Merck病毒株!兩者的差異主要在病毒量。

水痘疫苗Varivax之中所含的病毒量,至少1350 溶斑形成單位 (plaque-forming units, PFU)。而帶狀皰疹疫苗Zostavax,則至少需要提供≧19400溶斑形成單位 (plaque-forming units, PFU),相差14倍之多!

水痘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皰疹嗎?還是反而有機會造成未來的帶狀皰疹?

其實仔細再深思一下,就會發現帶狀皰疹跟其他的病毒疫苗不同之處。

不管是日常打的B型肝炎疫苗,日本腦炎疫苗, 甚至最近的新冠肺炎疫苗,目的都是「避免遭受病毒的感染」,或是「降低被感染後的症狀。」

但帶狀皰疹疫苗的目標是「減少帶狀皰疹病毒再次活化」,因為這個病毒已經在體內了!

既然水痘疫苗也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有沒有可能降低未來發生帶狀皰疹的機會?還是這種弱化的病毒反而會潛伏,增加未來帶狀皰疹的機率?

Weinmann等人檢視了2003年到2014年,六百萬名兒童施打與未施打疫苗之後發生帶狀皰疹的情形。結果發現:

  1. 整體帶狀皰疹的發生率在這段期間內下降了72%,可見水痘疫苗確實可以預防帶狀皰疹的發生
  2. 整體而言,接種水痘疫苗後的孩子比起未接種者,發生帶狀皰疹的機率下降了78%。這意味著弱化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確實比較不容易再活化。

最有趣的還是:在1~2歲這個區間,接種疫苗後發生帶狀皰疹的機率確實高了未接種者70%,發生率每10萬人34件。

過了這個年齡,接種疫苗者的帶狀皰疹發生率就遠低於未接種者。 別忘了,這些未接種者發生帶狀皰疹,之前想必還得過了一次水痘。還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Untitled
*上圖來自Weimann et al., 2019。依照年齡與疫苗接種狀況分組表達帶狀皰疹發生率。黑色為未接種,深灰色為接種後,淺灰色為整體數值。

總之,施打水痘疫苗,可以預防水痘,又可以預防未來帶狀皰疹發生的機率。好疫苗,不打嗎?

同場加映:已經過了6歲,可以接種第二劑水痘疫苗嗎?

目前公費水痘疫苗訂於一歲施打一劑,不過近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接種第二劑水痘疫苗的好處。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做了很可愛的網頁做宣導,李韋辛醫師已經在臉書上面也寫了很多關於第二劑水痘疫苗的Q&A,就不多贅述了。

台灣本土研究也顯示,接種過一劑水痘疫苗仍有2.8%的兒童可能得到突破性感染,相當於每個班級(約35人)就有一位孩童可能感染。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根據台灣疾管署以及衛生福利部的建議,

  • 4~<13歲,可以接種第二劑,與前一劑至少間隔3個月以上
  • 如果13歲以上,未曾接種疫苗且未得過水痘者,應接種兩劑,兩劑間隔四至八週。

參考資料:

  1.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scientific-discussion/zostavax-epar-scientific-discussion_en.pdf
  2. https://publications.aap.org/pediatrics/article/144/1/e20183561/37086/Varicella-Vaccine-What-Have-You-Done-for-Me-Lately?autologincheck=redirected
  3. https://www.cdc.gov/vaccines/vpd/varicella/hcp/recommendations.html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護理師在問,最近開始引進的這隻帶狀皰疹疫苗,跟之前的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我也很好奇這隻帶狀皰疹疫苗跟水痘疫苗有什麼不同,趕快來做點功課。

水痘跟帶狀皰疹一樣,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感染所導致。初次感染的症狀就是水痘,一種出疹性疾病。

台灣自2004年開始,水痘疫苗納入兒童常規疫苗的一環,建議所有一歲以上的孩童接種。在這之後,水痘感染率顯著的下降許多。

帶狀皰疹有多常見?會有什麼後遺症?

不過呢,在首次感染以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能在數十年後,以另一種形式再活化: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台語稱作「皮蛇」。在台灣2004-2008年的統計,帶狀疱疹的發生率為每1,000人每年有5.04-5.65病例。

發生率也隨著年齡增加,75歲以上每1,000人可能每年會有高達13人得到。

 

2.png

資料來源:Lu et al., 2018

更讓人困擾的,是罹患帶狀皰疹之後的後遺症。最顯著的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大約有10%的帶狀皰疹患者之後會有神經痛的症狀,且年紀越大機會越高。在70歲以上的患者,這個比例甚至高達18.5%。[2] 疼痛時間平均而言大約一個月,但有13%的患者在六個月之後仍抱怨疼痛。[3]

如果不幸帶狀皰疹長在臉部,還有可能會併發角膜炎、鞏膜炎等問題。[4]

也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帶狀皰疹及相關併發症的產生,美國疾管局建議[5]:

所有五十歲以上的成人,應間隔2~6個月接種兩劑Shingrix (新一代帶狀皰疹疫苗)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也於今年7月做出一樣的建議

新舊帶狀皰疹疫苗比一比

 

1.png

資料來源:藥學雜誌電子報,142冊 Vol.36, No.1。林文娟著

新一代的Shingrix 一劑目前要自費 $9,500~$10,000,還要打兩劑。相比舊版的疫苗Zostavax只要大約$5000~5500。這麼高的價錢,真的讓我嚇了一跳。

究竟新一代的疫苗的疫苗與舊版的疫苗有何不同呢?我想網路上不少文章都已經提過了,這邊只提兩個重點:

一、對長者的保護效果。舊版的Zostavax對年紀越大的人施打,減少帶狀皰疹發生的效果越差。70歲以上的保護力只有38%,但Shingrix效果還有九成以上。

二、疫苗的效力持續時間。舊版的Zostavax注射六年後,效力已經<35%,但新一代的Shingrix在四年後效力還有85%以上。

就這樣看來,我個人的想法是要打就打新版的Shingrix,就別打舊版的Zostavax了吧?花了錢還不一定得到足夠的效果….只是真的好貴啊 XD

 

參考資料

  1. Lu WH, Lin CW, Wang CY, Chen LK, Hsiao FY. Epidemiology and long-term disease burden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aiwan: a population-based,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cohort study. BMC Public Health. 2018 Mar 20;18(1):369. doi: 10.1186/s12889-018-5247-6. PMID: 29554872; PMCID: PMC5859733.
  2.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postherpetic-neuralgia?topicRef=8327&source=see_link#H336152504
  3. Mélanie et al., 2010
  4.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herpes-zoster#H28
  5. https://www.cdc.gov/vaccines/vpd/shingles/hcp/shingrix/recommendations.html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維生素D的狂熱,在過去幾年一直盛行著。過去有許多研究指出缺乏維生素D跟許多疾病有關,從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在範疇之中。

不過,這類的「觀察性研究」並無法推斷因果關係。 換句話說,有可能維生素D的缺乏只是個指標,象徵著患者的生活習慣。而這個生活習慣,才是跟上述那些疾病真正有因果關係。

對於缺乏維生素D的個案,如果我們給予適當的補充,那應該可以幫助這群孩子,對吧?

讓人意外的是,又一篇大型的試驗告訴我們,可能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是登在國際知名期刊,目前兒科雜誌最高分的 JAMA Pediatrics的文章。

在蒙古進行的維生素D補充試驗

簡單的介紹這篇文章。在蒙古的研究者收案了8851名孩童,每週隨機接受14,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或安慰劑,這樣持續三年。

蒙古有著非常高的維生素D缺乏的情形。在過去的觀察性研究中,發現較低的維生素D跟潛伏性肺結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有關。當然,也有研究指出較低的維生素D跟孩子的生長有關。也因此,如果維生素D的補充可以同時預防這兩者,應該是個很吸引人的方案,畢竟幾乎沒有副作用,也很便宜(跟肺結核和營養不良的後果相比)。

回到這篇研究。這群孩子在開始時有滿差的血中維生素D濃度。95%的孩子是缺乏的,定義為 < 20ng/ml 。有超過30%是嚴重缺乏的,定義為<10ng/ml。

 

1.png

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是否能夠避免肺結核的感染。不過這部分的研究(刊登在去年的NEJM上)證實是沒有用的。維生素D的濃度在這群孩子顯著的上升了(可以看下圖),

但無論是肺結核的感染或是呼吸道感染,都沒有減少

 

2.png

維生素D的濃度,在三年之後補充組有顯著上升。

在作者的自我檢討中,他提到因為肺結核的發生率比預期還低,或許導致這個試驗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原文用underpowered)。

那麼生長呢?替缺乏的孩子補充維生素D,總該可以改善他們的身高體重狀況吧?

缺乏維生素D的孩童補充維生素D,對於生長並無幫助

 

3.png

遺憾的是,答案還是.....沒有幫助

在研究結束時,身高的Z分數、BMI的Z分數在補充組跟安慰劑組之間都沒有差異。青春期的發育也並無差異。就算針對那些嚴重缺乏的孩子(維生素D<10 ng/ml),也都沒有差!

為什麼?!

幾個可能性。有可能維生素D補充其實對於健康真的沒有那麼大的幫助。 可能就像一開始所說的,觀察性研究看到的只是關聯性,真正有相關性的是背後的生活習慣。

或者,也可以針對試驗本身做出批評。可能劑量不對?給的方式不對?身高體重的測量方式不對?可能三年的追蹤時間不太夠?這類的評論當然是可以的,畢竟沒有一個試驗是完美的。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出來,這樣的說法越來越沒有說服力。

與其吃補充品,不如從上游改善

如果維生素D的濃度跟生長有關,但直接補充又沒有用。怎麼辦呢?

或許,是時候改從維生素D的上游著手, 從改善日常生活的飲食、運動,增加戶外活動開始。 這是永遠不會錯,也最不傷荷包的方式了!

參考資料

  1. Ganmaa D, Bromage S, Khudyakov P, Erdenenbaatar S, Delgererekh B, Martineau AR. Influence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Pubertal Development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an Area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8, 2022.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22.4581
  2.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84626?src=WNL_mdpls_221202_mscpedit_peds&uac=159445BV&spon=9&impID=4938501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續上一次的文章, 我們朝著下一個方向為這孩子做診斷。

大腸鏡是腸道出血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可以排除大腸瘜肉、發炎性腸症等重要的診斷。

然而跟大人做大腸鏡是一樣的,小朋友也必須喝清腸藥讓大便排乾淨,前面也必須吃2~3天的低渣飲食。喝過清腸藥的人就知道這個過程有多讓人不開心…更別說要喝大量的水。在一些年比較小的個案,甚至得放鼻胃管趁孩子睡著的時候灌藥跟水進去。

幸好,這位四歲的弟弟非常配合,大腸清得很乾淨。在大腸鏡的檢查中,我們在直腸發現了一顆大腸瘜肉。

1.png

 

兒童幼年型息肉

在兒童的大腸息肉中,超過九成都是幼年型息肉(juvenile polyp)。[5]

幼年型息肉其實在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幼年型」其實是描述息肉的型態而非發生的年齡。話雖如此,最常診斷的年齡還是在10歲以前,高峰為2~5歲。[1]

幼年型息肉主要出現在直腸到乙狀結腸的區域,不過也可能出現在近端大腸。小於10歲的孩子有將近2%的孩子可能出現幼年型息肉,但不一定有症狀,也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由於這類的息肉往往有柄,充沛的血液供應讓這類的息肉常用腸道出血來表現。血便的型態相當多變,有鮮紅或暗紅色的大便(~75%)、擦屁股的時候有血(~13%),也有大便完之後滴出來的(~7%)。[4]

根據過往的報告,從症狀開始到診斷平均要12~16個月。[4] 雖然聽起來很久,但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症狀往往只是少量的血便且沒有腹痛,而小小孩要做大腸鏡真的是相當辛苦。

可能會有超過五顆以上的息肉,息肉出現在大腸/直腸以外的地方,或是有特殊的家族史,那這時就要懷疑其他的罕見疾病(如幼年型息肉症候群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5]。幸好,這樣的狀況是相當罕見的(每10萬人中一位)。

幼年型息肉該如何治療與追蹤?

幼年型息肉的標準治療,是內視鏡切除,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我們先在息肉下方打入生理食鹽水,讓息肉與黏膜下層分開後,利用內視鏡的電刀圈(polypectomy snare)將息肉切除。最後,在用止血夾將傷口處夾起做止血。

2.png

在內視鏡下用電刀圈套住息肉

3.png

在內視鏡下夾好止血夾。

如前所述,單一的幼年型息肉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也因此,通常切完就不必再做後續追蹤了。

這位孩子在切完息肉後,目前為止都沒有再次出血。

特別感謝這位孩子的媽媽願意分享這個個案,如果孩子持續有腸道出血的狀況,建議還是給小兒腸胃科做進一步的評估。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57698/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768394/
  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616898/
  4. https://www.pghn.org/DOIx.php?id=10.5223/pghn.2012.15.4.250
  5. ESPGHAN position paper of Management of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四歲的孩子來到門診,媽媽說過去三個月以來大便一直斷斷續續有血。 孩子曾經於其他門診就診過了,一開始以為孩子是便秘的問題。 有時較粗的大便摩擦肛門口導致附近的裂傷,因而造成出血。

這種裂傷我們稱為肛裂,是一些便祕的孩子常見的狀況。

 

undefined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nal_fissure.JPG

關於便祕的相關資訊,在之前的文章都有寫過了,我們就不再多提。

然而這個個案在之前的醫師給予軟便劑,讓大便變得鬆軟之後, 仍持續看到有出血的狀況。 這就值得我們深究他出血的原因了。

兒童大便出血常見原因

息肉: 較常見
梅克爾憩室: 較常見
肛裂
感染性腸炎
淋巴結節性增生 (lymphoid nodular hyperplasia)
發炎性腸症
過敏性紫斑症(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包括Osler Weber Rendu disease、Klippel Tranaunay syndrome、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
缺血性腸炎
壞死性腸炎(typhilitis / neuropenic colitis)
複式囊腫(duplication cysts)

上表是兒童大便出血常見的原因。在諸多原因之中,最常見的是梅克爾憩室大腸息肉。這也是我們接下來為這個孩子所安排的檢查方向。

什麼是梅克爾憩室 (Meckel’s diverticulum)?

一段小腸,以及延伸出來的梅克爾憩室。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ckel's_diverticulum

一段小腸,以及延伸出來的梅克爾憩室。Sour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ckel's_diverticulum

什麼是梅克爾憩室呢?在胎兒發育的過程中,胎兒原先會有一條臍腸繫膜導管(omphalomesenteric duct)與外面的卵黃囊連接。隨著發育的過程,這條導管會慢慢地於胚胎期第5~7週退化。如果這個退化的過程不順利,有可能會形成一段憩室。

憩室主要分布於小腸的迴腸。教科書上有個「2的法則」來介紹這個憩室:

  • 大約2%的一般大眾有這個憩室
  • 一般發生在2歲以前。不過小於四歲的孩子都是有梅克爾憩室的高風險群。
  • 通常距離迴盲瓣(ileoceccal valcve,大腸與小腸的分界點)兩英尺(~60公分)
  • 長度將近2英吋(~5公分)
  • 可以含有兩種異位組織,亦即出現原本不該在那裏的組織。以梅克爾契是為例,是胰臟或胃組織。

也由於含有異位組織,憩室附近的腸道黏膜長期受到胰臟酵素和胃酸的傷害,會形成腸黏膜潰瘍與出血。

兩歲以下顯著的無痛肛門出血,都應該要想到梅克爾憩室的可能性。根據文獻上的統計,兩歲以下的腸道出血將近有一半是梅克爾憩室所導致。

該如何檢查是否為梅克爾憩室?如何處置?

梅克爾憩室核醫檢查。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eckel's_Diverticulum_by_Technetium-99m_Pertechnetate_Scan.jpg

梅克爾憩室核醫檢查。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eckel's_Diverticulum_by_Technetium-99m_Pertechnetate_Scan.jpg

梅克爾憩室的診斷主要靠梅克爾核醫掃描檢查(Meckel’s diverticulum scan)。我們會為孩子施打一種放射線的物質(technetium-99m pertechnetate),梅克爾憩室的異生組織會吸收這種放射線物質,而正常的腸組織不會。

因此,我們只要看到腸子中有地方放出放射線,就知道有梅克爾憩室。

如果有血便且有梅克爾憩室,手術切除憩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遺憾的是,這個個案沒有看到梅克爾憩室。於是我們安排了進一步的檢查…

衍伸閱讀

嬰兒肛門出血,該嘗試移除牛乳蛋白嗎?

兒童便秘有多常見?又常發生在什麼時間點?

梅克爾憩室是什麼問題? 醫師帶你認識小腸先天性異常 (台大新竹分院徐千婷醫師)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