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糖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真的是無所不在,
有時候糖不是額外添加的,反而是藏在食品製作過程中的這種「看不見的敵人」最讓人防不勝防。
人類對糖的喜愛可以說是天生的。
在1970年代,研究者就已經發現寶寶更喜愛甜味(以微笑或吐出舌頭來表現)。
在以前糖還是珍稀資源的時候,以糖入菜更是一種貴族的象徵。(這也是台南甜的可能緣由之一)
不過,隨著工業化的進展,糖的取得越來越容易,藏在食物中的糖慢慢成為了一個問題。
加糖or不加糖?
舉例來說,早餐的麥片是個非常方便的食物,在趕孩子們上學時,麥片可以說是早餐救星啊~
然而廠商為了讓麥片更為可口,讓孩子們更願意攝取穀物,其實添加了不少糖分。
如果今天將糖分降低,會不會因為比較難吃,反而犧牲了孩子們整體的飲食健康?
在一個2011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在一個兒童夏令營中,設計了兩種不一樣的早餐。
一組是低糖的麥片,另一組是高糖的麥片。每一組都提供三種麥片選擇。其他早餐內容包括牛奶、柳橙汁、香蕉、草莓等。
最有趣的事情在於,研究者同時提供了「糖包」給孩子們。孩子們如果覺得食物不夠甜,可以自行添加,而且沒有限制!
結果發現,兩組的孩子幾乎都表示「喜歡」或「喜愛」他們的麥片。
高糖麥片組的孩子平均攝取了將近兩份的麥片,而低糖組平均只攝取了一份再多一些。
低糖麥片組的孩子,使用了較多的糖包。但最後精緻糖份的攝取量,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是低糖組的兩倍(24.4g vs. 低糖麥片組的12.5g)。同時,低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新鮮水果。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幾件事情:
- 確實加糖之後,食物會變得比較好吃。這點從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麥片,以及低糖組比較多的孩子添加糖包看出來。不過,在適當調味之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喜歡他們的麥片。
- 加糖之後,增加的攝取量反而擠壓掉水果的攝取,犧牲了整體飲食的營養價值。
- 糖不可怕,但不知道自己竟然額外吃了那麼多糖才是最可怕的。與其一開始就在食物中添加許多糖,可以考慮在食物煮好後再來調味,這同時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參考資料:
- Jennifer L. Harris, Marlene B. Schwartz, Amy Ustjanauskas, Punam Ohri-Vachaspati, Kelly D. Brownell; Effects of Serving High-Sugar Cereals on Children's Breakfast-Eating Behavior. Pediatrics January 2011; 127 (1): 71–76. 10.1542/peds.2010-0864
- Understanding infant eating behaviour – Lessons learned from observation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