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兒童常見問題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30501 antenatal hydronephrosis

隨著胎兒超音波與新生兒超音波變得越來越普遍,意外發現一些新生兒異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最常見被抓到的異常,屬於泌尿道擴張(urinary tract dilation),或常被稱為水腎。泌尿道擴張在所有懷孕中發生的比率為1-2%。

這邊的名詞實在太複雜了,包括水腎(hydronephrosis)、腎盂擴張(pelviectasis)等。我們引用2014年由這方面專家所擬定的共識,將這類的異常統稱為泌尿道擴張(urinary tract dilatation)。該共識會議與會者包括美國放射學院、美國超音波醫學研究所、美國兒科腎臟病學會、胎兒泌尿學學會、母胎醫學學會、兒科泌尿學學會、兒科放射學學會和超音波放射學學會等多家學會並於2021年重新得到更新

擬定的分類系統(UTD Classification System)是基於六個超音波上的指標,來區辨腎臟是否有異常以及水腎的程度:

  • 1)前後腎盂直徑(APRPD);
  • 2)腎盂擴張(中央或周圍);
  • 3)腎實質厚度;
  • 4)腎實質外觀;
  • 5)輸尿管異常;
  • 6)膀胱異常。

大多數還是暫時性/生理性的狀況

病因 發生率(%)
暫時性/生理性 50-70
腎盂輸尿管接合處阻塞 (UPJ obstruction) 10-30
膀胱輸尿管逆流 (VUR) 10-40
輸尿管膀胱交界處阻塞/巨輸尿管(megaureter) 5-15
多囊腎畸形疾病 2-5
後尿道瓣膜 1-5
尿道膀胱病變、異位輸尿管、雙重系統、尿道閉鎖、Prune belly症候群、多囊腎病、腎臟囊腫 不常見

最常見的胎兒/新生兒的泌尿道擴張原因是暫時性/生理性的,佔了50-70%。
另兩個常見的原因是腎盂輸尿管接合處阻塞(UPJ obstruction),以及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然而,在超音波檢查中,有時很難區別真的有問題的或是暫時性/生理性的。因此,在臨床上,如何追踪這些泌尿道擴張的胎兒和孩童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很難預測哪些孩子將會出現嚴重的泌尿道疾病,並從產後的影像檢查中受益。

不過爸媽也不必太擔心。依照前述幾個超音波上的指標,我們可以大致將這些孩子做分類。大多數的孩童追蹤下來,大約7~9成會自行改善。

 

泌尿道擴張的UTD分類系統

依照測量的時間點,上面提到的六種超音波指標,專家們將泌尿道擴張區分成3個等級,並依照產前產後而分為產前的A1、A2-3(兩者合併),以及產後的P1、P2、P3。

image

在2021年的文件中有詳細描述了如何去量測前後腎盂直徑 (APRPD)。測量應選最大徑,且應於脊椎最靠近超音波探頭的時候(產前)或趴著(產後)時測量。
另外也敘述了何謂中央/周邊腎盞擴張(calceal dilatation),有興趣的專業人員可以前往閱讀。

 

分級與預後之間的關係

UTD的分級系統提供了一個判斷預後的方式。

一篇在波士頓兒童醫院作的單一機構研究(Nelson et al., 2019),收集了494位幼童(0-90天大)的資料。

UTD

研究者分析這群孩童組合預後,包括是否有發生泌尿道感染、膀胱輸尿管逆流(VUR)、腎盂輸尿管接合處阻塞 (UPJ obstruction)等。
結果發現,發生組合預後的機率依照UTD的分類而有顯著差異:P0(產後超音波無異常者) 有11.2%發生事件,
最輕微的P1有10.7%,P2有29.3%,而P3有58.8%。

對照另一篇研究(Braga et al., 2018),3年追蹤下來水腎改善的比率,P1為90%,P2為81%,P3為71%。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尿液篩檢成為學童健檢的一部分,許多家長會拿著異常的報告來門診評估。我們稍微介紹一下這件事情。

學童健檢使用的是尿液試紙,方便且便宜,但確診仍須以高倍顯微鏡判定,當每個高倍視野下有超過5個紅血球才算有血尿。

根據統計,學齡兒童有3-4%在初次檢驗時被檢驗到有顯微性血尿(意指尿液外觀不明顯但檢驗得出血尿)的狀況,
再重複檢驗時這個比例會降到1%以下。在這些重複檢驗後仍有血尿的孩童中,最後僅不到1/3在六個月之後持續檢驗到血尿的狀況。爸媽聽到這邊應該可以安心一些。

初始評估包括仔細的病史詢問:近期是否有劇烈運動或遭受撞擊?是否有使用特殊藥物或是有相關家族史?是否為肉眼可見的血尿狀況。理學檢查上,則會確認是否有高血壓、結構異常、腹部腫瘤、水腫或心衰竭的症狀。

對於完全無症狀,單純顯微性血尿的孩子,通常間隔兩周以上會再次檢驗,如果持續陽性,才需要後續追蹤。一般而言,孩子可能安排如尿液細菌培養、尿鈣與肌酐酸的比值等檢查。如前所述,許多孩子在追蹤的過程中就不再被檢驗到有血尿的狀況。

常見短暫顯微性血尿原因 常見持續顯微性血尿原因
運動 腎絲球病變
發燒 高尿鈣
腎臟/泌尿道的創傷 胡桃鉗症候群
泌尿道感染  
尿道炎  

在追蹤過程中,如果發現有

  • 蛋白尿 (>30mg/dl)
  • 紅血球圓柱體 (RBC casts)
  • 理學檢查(包括血壓)異常

或已持續顯微性血尿一年以上,則建議給兒童腎臟科進行進一步的追蹤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oor-g7e2082ded_1920.jpg

Image by Arek Socha from Pixabay
 
你準備好承受知識的重量了嗎?
 
早上老婆跟我提到有一對夫妻,在懷孕期間做了基因檢測,赫然發現了孩子有了不小的問題。
 
然而這對夫妻卻對接下來要留還是要流產生了激烈的紛爭,各執一詞,甚至上網尋求意見。
網路上也戰成了一團。
 
隨著基因檢測價錢越來越便宜,能檢測的項目越來越多,
這會是後基因時代的常見現象。
歷史中許多慘痛的經驗,讓我們了解基因篩檢不僅是學理上的問題而已,
衍伸的法律、倫理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
其中「遺傳諮詢(genetic counseling)」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
 
一個完整的遺傳諮詢,應該包括了「測前諮詢(pretest counseling)」以及「測後諮詢(posttest counseling)」。
所謂「測前諮詢」,是指在測驗之前,應該要完整地了解該基因檢測的可能結果、風險、限制,以及該檢測的好處。
以今天這個例子而言,在測驗之前,其實夫妻應該要有一些心理準備,
這個測驗會有什麼可能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出來時有哪些可能的處置方式。
 
有時候,基因檢測的結果反而帶來更多可能的傷害。
例子包括因為帶有某些癌症的風險基因(如BRCA1)而在保險上受到歧視
或在定序等級的基因檢測時發現原來孩子的父親不是我(學術上稱為非父親事件nonpaternity event,研究上推估可能有3-10%的機會)
 
就算陰性,有時也會帶來傷害。例如家族中具有癌症的遺傳史,
也有案例指出部分不帶有該基因的人反而產生了「倖存者內疚(survival guilt)」。
 
太多的知識,有時反而帶來痛苦。
在做基因檢測前,尤其是偵測越多資訊的檢測(例如基因組套甚至是全基因/外顯子定序)
應該要有充足的「測前諮詢」,
理解這個檢驗項目,他的可能結果以及風險。
而結果也應該有完整的「測後諮詢」,由專業人員跟受測者解釋檢驗結果。
 
參考資料:
  1. ACOG Committee Opinion No. 693: Counseling About Genetic Test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Genetic Test Results
  2. J. Clin. Med. 2014, 3(4), 1437-1465;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朋友跌下來撞到頭,到底有沒有嚴重,需要緊急送醫?
相信這個問題應該是很多家長困擾的問題。
 
2009 年由美國急診的研究團隊所設計的PECARN標準,目前還是眾多小兒神經科醫師心目中最佳指引之一。
這個研究當初設計,是用來辨別
頭部創傷的孩子,哪些會有較嚴重的腦部傷害?」,
並減少孩子們不必要的腦部電腦斷層檢查。
 
這邊簡單整理一下其中的幾個原則。
 
這個標準分做未滿兩歲以及兩歲以上
最基本的要求是意識清楚(我想意識不清醒馬上送急診應該不用多說了吧?)
 
image
對於未滿兩歲的患者,
受到創傷時沒有喪失意識,正常的活力與應對,沒有意識改變如焦躁不安、嗜睡、反應緩慢、反覆提問的現象,
沒有頭部血腫,沒有觸摸得到的顱骨骨折
創傷的機制也屬於不嚴重的,
爸媽也未覺得孩子的反應有任何異常的話,
可以不必做進一部影像檢查
 
image
至於兩歲以上的患者,
受到創傷時沒有喪失意識,正常的活力與應對,沒有上述意識改變的狀況,
沒有顱底骨折的一些徵兆,如眼圈旁變黑像浣熊一樣、耳廓後出血、從耳朵或鼻子流出清澈的液體,
沒有嘔吐或嚴重的頭痛,
創傷機制也屬於不嚴重的,
也屬於比較輕微,無需過多檢查的。
 
嚴重的創傷機制定義包括:從超過1公尺處(兩歲以上標準為 1.5公尺)摔落、車禍、走在路上或騎腳踏車未帶安全帽被撞到、受到高速物件(如投出的棒球)衝擊
 
不過,如果有任何疑慮,還是建議爸媽帶孩子給醫師評估喔!
 
參考資料:
Kuppermann N, Holmes JF, Dayan P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hildren at very low risk of clinically-important brain injuries after head traum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09 Oct 3;374(9696):1160-70. doi: 10.1016/S0140-6736(09)61558-0. Epub 2009 Sep 14.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春節期間拜年時,
跟剛生小孩的朋友聊到,如果不能自己顧,寶寶應該要送托嬰比較好還是保母比較好?
 
眾所皆知,這是一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送托嬰就是去更新一輪病毒碼(無止盡的感冒)
而保母又要擔心如果不熟的保母會不會對寶寶不當照護
 
平均而言孩子大約三歲以前會有14次的感染 [2]
而托嬰中心/幼稚園的孩子,比起自己顧的孩子有多常感冒呢?
 
5ed5d002-1ab3-4a12-bb22-9d16bb50fbb7.png
資料來源:新世紀台灣學齡前兒童健康圖像
 
上表是出自於國民健康署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從2005年的出生嬰兒做抽樣做出的調查。
3歲送托者過去一年有發燒感染者占了89.9%,較未送托者高(81.4%)。至5歲者,送托者過去一年發燒感染的機率也較未使用者高(85.7% vs. 75.4%)
 
由此可以知道幾件事:
  1. 送托者確實發生感染的機率較高。
  2. 其實未送托者發生感染的機率也不低,可見幼兒期確實是比較容易發生發生感染的時期...選擇送托的爸媽也別太給自己壓力了。
不過這篇研究未能調查的是發生感染的頻率以及天數,這對爸媽來講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壓力(望向那逐漸減少的積假)。
這部分有另一些研究可以參考[3],如下圖。其中藍線是由家庭自己顧,紅線是保母(family daycare),灰線是托嬰中心(daycare center)。
可以看到送托的寶寶大概過了前五個月之後,生病的天數就跟未送托者差不多了。

 

Ref:
  1. 臺灣學齡前兒童健康圖像
  2. Pediatrics. 2018 Jun;141(6):e20170933.
  3. Schuez-Havupalo L, Toivonen L, Karppinen S, et al. Daycare attendance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 prospective birth cohort study. BMJ Open 2017;7:e014635. doi: 10.1136/bmjopen-2016-014635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一個兩歲大的小女孩被爸媽帶來診間,
看她眼角掛著淚珠,右手扶著左手緊靠著身子,默默地走了進來。
爸媽描述,今天在學校下午老師在跟她玩時就發現了,
也沒有特別撞到,但小女孩某個時間點開始就不肯用她的左手。
 
拉起袖子看看,外觀上沒有明顯變形或紅腫。
於是,在爸媽的安撫下我小心地扶著左手肘,輕輕的將左手推回去,
「喀搭」一聲就好了。
小女孩雖然還是哭哭啼啼的,在貼紙的吸引之下,
默默地用原本不敢動的左手拿了起來。
 
這是「扯肘症(pulled elbow)」,英文又名Nursemaid's elbow (保母肘)
主要發生的問題是纏繞在手前臂的橈骨頭 (radius)和尺骨 (ulna) 上面的環狀韌帶,
在拉扯之下位子跑掉了。
 
這是兒科醫師最常見的關節傷害,常見於五歲以下
典型的發生是爸媽左右拉著小孩的手玩盪鞦韆,或是是牽著時小孩突然跌倒,
在一瞬間的拉扯力道下,小孩的肘關節就脫位了。
 
如果病史跟理學檢查都很典型的話,其實不必照X光,
照了X光通常結果也是正常的。
復位之後疼痛也可得到立即的改善。但扯肘症是有可能復發的,
爸媽以及照顧者應該要避免不當的拉扯手臂。
五歲以上的脫位是很罕見的。
 
不過呢,有時候故事也沒那麼單純。
我們家三歲的弟弟那天去公園玩,爬上爬下的,
一轉眼而已就要從溜滑梯下面爬上去。
「弟弟下來!」才要喝止,弟弟手沒撐好就滑了下來,哇哇大哭,
用右手扶著左手,哭喊著自己手好痛。
看他外觀上面都沒有什麼特別異常,心想大概只是撞到在痛吧?
但他一路從洗澡、睡覺,都在嚷著手很痛。
 
我心想不太對勁,就算再怎麼玻璃心,一個晚上過去總該好一些了吧?
只好把他帶到北醫的急診照了X光。
幸好,骨頭都沒有大礙。
 
跟急診醫師討論了一下,大概是韌帶受傷吧?畢竟,外觀上還是沒有什麼紅腫的問題,
趁他在看恐龍影片分心時偷偷捏,也沒有明顯疼痛。
只好帶著他先回家休息。
 
正當我要開門時,落在身後的弟弟忽然又嗚嗚地流下眼淚。
「怎麼啦?」我轉頭問他。
『嗚嗚...我左手不能動了...』他淚汪汪地說。
看著他右手扶著左手的模樣,心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不會吧...
 
於是回家之後,請老婆抱著他,一邊開著他愛看的恐龍影片,
我一邊輕輕地把他手肘推回去,就聽到了「喀搭」一聲。
據請假在家顧的老婆說,熊孩子那之後就活跳跳了,
爬上爬下的,看來似乎沒有學到什麼教訓orz...
 

總之,扯肘症是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肘關節脫位。
如果病史,理學檢查都很典型的話,可以略過X光直接進行復位。
孩子往往都能夠及時獲得很大的改善。
在病史不明確,或有明顯水腫、瘀青、觸摸疼痛時,有時還是得考慮照X光排除骨折的情形。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在去年的年底刊登了一篇個案報告
一個兩歲多的男孩,因為抽搐收進醫院。實驗室檢查赫然發現他有嚴重的低血鈣(5.0 mg/dl,正常 8.5 to 10.5  mg/dl)。
此外,孩童被發現有些微步態不穩。X光檢查發現骨頭都有鈣質流失的狀況。
 
這個孩子是個足月出生的寶寶,發展里程碑直到目前為止也都符合正常。
問題來了,一個相對正常的孩子為何會發生這麼嚴重的低血鈣?
 
在更詳細的病史詢問之後,發現:這個孩子在兩個多月大時被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並且對多樣環境與食物因子過敏。
一歲多時,醫師驗血發現,他對多樣食物及環境的過敏原IgE抗體較高,
包括有牛奶、蛋白及多種豆類。
 
孩子後續在過敏科醫師的門診做了對花生、芝麻和豆類食物挑戰試驗(food cahllenge),是沒有症狀。
儘管如此,照顧者還是給予他飲食限制。
母親是個素食者,再加上因對牛奶和蛋白過敏而更加受限的飲食,
導致孩童生活中常見的維生素D來源(魚、蛋、添增維他命D的牛奶)都被斷絕了。
 
孩子的最後診斷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維生素D缺乏。
各位,這是21世紀的美國,發生的一個真實案例。
 
作者在討論中提到幾點關於兒童食物過敏及飲食限制的事情,整理成三點跟大家分享
  1. 不做沒必要的過敏原檢測
  2. 如果因食物過敏而必須做長期的飲食限制,請諮詢營養師以避免孩童營養不良
  3. 如有食物過敏,定期追蹤並評估是否能恢復正常飲食。
 
image
偽陰性不低!不做沒必要的過敏原檢測
雖然飲食限制常常被認為是無害的,
就算是有醫療上認為必要的飲食限制,長期下來也有可能造成像這個個案一樣的嚴重後果。
 
根據美國的調查20~25%的孩童可以被驗到對某種食物過敏原有較高的IgE抗體,
但僅有6-8%的孩童是真正對該食物過敏原有過敏
也因此,除非有明確的過敏反應,目前認為不要做沒必要的過敏原篩檢。
如果有疑慮,請尋求過敏免疫科醫師的幫助。
 
如果需長期飲食限制,要請營養師做協助
image
許多常見的食物過敏原,諸如牛奶、蛋、堅果類及魚,
都是重要的維生素或礦物質來源。
例如,牛奶、蛋、魚是重要的維生素D來源。
牛奶更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取得的鈣質來源。
 
過去許多研究也早已證實,食物過敏的孩子容易有生長發育上的問題。
其他被報導過飲食限制的孩子缺乏的微量元素,包括有碘、omega-3/omega-6 脂肪酸、維他命A、B、鋅等等。
 
如果因為食物過敏的關係,需要長期飲食限制,
務必要請營養師協助,透過飲食調整及攝取額外的膳食補充品,避免孩子營養不良。
 
如孩子有食物過敏,定期追蹤並評估是否能恢復正常飲食
許多食物過敏,隨著歲數的增長有可能會改善(outgrown)。
比例最高的是牛奶和蛋,大概有70~80%長大會改善。
花生、堅果和海鮮改善的機率就較低。
 
也因此,建議如果孩子有食物過敏的狀況,
可以定期給過敏免疫科醫師追蹤,
評估是否有機會得以恢復正常飲食。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故事是這樣的,那天凌晨爬起來做報告,
回頭想說趴回被窩躺一下下時,忽然被門口的小小人影嚇了一大跳。是家裡的姊姊。
「妳....妳也太早起來了吧?」還是六點半,平常七點要挖半天才起床的她怎麼會這麼早?
只見她指著旁邊尿溼的內褲,對我露出靦腆的笑容,「我尿溼了...」
不是,就算妳擁有天使的笑容,晨間清洗活動還是很痛苦啊...給我一起來洗啊~
 
就來說說讓爸媽很頭痛的尿床問題吧!
一般到了2-4歲,小孩就可以開始接受如廁訓練
我們家小寶最近在幼稚園幼幼班(2-3歲),據老師說法也20幾位也只有6位有辦法自己去尿尿。
 
到了5歲,接近90-95%的小孩在白天時可以不漏尿,而80-85%可以在晚上不尿床
在這約20%晚上尿床的孩子中,之後每年會再減少15%。
 
在尿床的小孩之中,75%僅有夜晚漏尿問題,25%白天和夜晚都會漏尿--這些人有泌尿道問題的機會相對較高。
 
如果經過醫師仔細問診、理學檢查及初步尿液檢驗,都沒有找出問題的話,
下面有一些家長可以嘗試的方向:
 
動機、獎賞與處罰:確立目標行為
尿床可能的原因,包括膀胱和大腦之間的連結尚未完全成熟白天太累或因疾病疲憊而睡太熟等
不要為了孩子沒辦法控制的事情而處罰他!尿床大部分的時候是會自己改善的,而處罰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
 
反過來,可以利用表格和貼紙的獎賞模式為孩子建立動機。
不是去獎賞與紀錄「沒有尿床」的日子--前面提到這是孩子難以控制的,
應該是獎賞「睡前尿尿」、「一起幫忙清洗床單」等良好行為。
或如果有搭配藥物治療的話「乖乖吃藥」也可以列為被獎賞的行為。
 
水分及飲料攝取
過去有專家建議在7點以後僅攝取最多60cc的水分,但比較實際的還是作法可以根據每個孩子跟家庭的狀況來做調整
注意到孩子一天還是應該要攝取充足的水量,4-8歲建議是1000-1400cc。
水分過少的孩子容易便秘,而便祕也是尿床的一個可能因素。
 
有部分人建議可以白天訓練孩子憋尿憋久一點,但這種作法其實沒有充足的證據。
另外,應該避免孩子攝取過多糖分或咖啡因(如茶、咖啡、巧克力)。這些不僅會影響睡眠,也會增加尿床的機率。
 
搖醒或抱起來去上廁所:有效,但想好目標
有些人的做法,是在孩子睡著後幾小時將他搖醒,或直接抱去上廁所。
這種作法可以成功避免尿床,但未能完全解決問題(孩子主動控制膀胱,避免尿床狀況)。
 
如果是家人一起出去玩,孩子太早累癱趴死在床上,家長可以認真考慮這種做法。
畢竟孩子把飯店的床單弄濕真的很尷尬...(掩面舉手,過去的事真不堪回想...)
 
第一線治療:鬧鈴
image
 
如果孩子尿床真的很頻繁(如一週>2次以上),初步的檢查也沒發現甚麼問題,上面的行為處置也都沒有達到效果,
初步的治療選擇是「尿床鬧鈴」。
簡單的說,就是在尿布或內褲上面裝設一個感測器,如果感應到有尿尿,就會連線到鬧鈴將孩子吵醒...
 
以前覺得台灣似乎很難買到類似的產品,不過今天google了一下「尿床警報器」
發現其實台灣也有產品,PC Home就買得到了。
中文化界面+繁體中文app+藍芽連線,看了連我都有點心動了...
 
鬧鈴的效果怎麼樣呢?效果很好,高達7成的孩子達到效果。
但是!人生最重要的但是又來了!在你按下「結帳」之前,請仔細考量下面的事項:
尿床鬧鈴需要一段時間(2~4週)的訓練才會有效果
如果家長/照顧者已經情緒上難以承受一再發生的尿床,或對於孩子的尿床已經有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看到孩子又尿床只想暴打一頓),
那麼尿床鬧鈴或許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篇幅到了,關於鬧鈴或第一線藥物的使用,
還有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大家可以跟兒科醫師討論,或我們留待下次再說~
 
Ref:
  1. https://www.ics.org/Documents/DocumentsDownload.aspx?DocumentID=5210
  2.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cg111/chapter/1-Guidance#advice-on-fluid-intake-diet-and-toileting-patterns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最近有個案家屬詢問到食物IgG檢測一事,也就是坊間有時稱為「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
小朋友似乎怎麼吃都長不大,會不會是有食物過敏,造成消化不良的狀況?可不可以接受慢性食物過敏原的檢測?
 
先說結論,目前各大過敏學會都反對以IgG檢測判定是否有食物過敏/不耐。
 
這個檢測是怎麼回事呢?
 
 
食物不耐與食物過敏是不同的
 
我們先從平常用的這兩個詞彙開始。
雖然常常被混用,食物不耐(food intolerance)與食物過敏(food allergy)還是有不同的。
 
食物過敏指的是,身體對於食物產生免疫反應,而這可能是有危險的。
最常讓大家有印象的,大概是外國的花生過敏。在歐美影集上面,演員無意間碰到花生之後開始嘴唇腫大,呼吸窘迫。
而兒科病人裡比較常會提到的,就是牛乳蛋白過敏了。
(可以參考之前所寫的:什麼是牛乳蛋白過敏?會有那些症狀?
 
食物不耐,指的是身體無法良好的處理或消化食物,雖然會有諸多不適症狀,但鮮少會有生命危險。
最經典的是乳糖不耐,個案攝入太多含乳糖食物時,可能會產生脹氣、腹痛、排氣或腹瀉的狀況。
這是因為身體沒能適當地消化此類的食物,導致這些物質在胃或腸道裡產生過多的氣體。
(這也是最近一些廠商生產低適乳糖配方的緣由,不過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目前沒有單一檢測能輕易告訴我們答案
 
能不能有一個檢查,直接告訴我們:你/你的孩子就是對這些食物有過敏/不耐,只要平常飲食上避開他們,所有的症狀就會改善了。
很遺憾,目前是沒有的。
 
一個坊間提供的方法,是「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
這個檢測的作法,是檢驗血中針對各種食物(甚至高達200種!)的IgG(身體所產生的一種抗體)。
坊間宣稱,移除掉那些IgG檢測起來較高的食物,可以避免諸多症狀,甚至包括了腸躁症、自閉症等。
 
然而,目前的科學證據告訴我們:
偵測到抗體,不代表有食物過敏或不耐的狀況。那只是一個免疫系統對食物的生理反應。以IgG或更針對性的IgG4而言,這可能是正常的人體反應。[2]
事實上,高的IgG4代表的可能反而是「適應」此種食物。[3]
 
不當的接受「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除了白白增加花費以外,
錯誤的解讀可能還會導致在日常生活中做不必要的迴避,限縮自己飲食內容,進而造成營養不良以及降低生活品質。
 
我們可以理解,大家想要尋找自己/孩子身體不適的原因,但別輕易地接受一個具有爭議的檢測。在接受檢測之前,還請先與醫師做討論。
 
 
參考資料:
  1. https://www.aaaai.org/conditions-and-treatments/library/allergy-library/IgG-food-test
  2. Husby, Steffen. Normal Immune Responses to Ingested Foods.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 2000;30 Suppl:S13-9.
  3. Sara Tomicic et al. High levels of IgG4 antibodies to foods during infancy are associated with tolerance to corresponding foods later in life.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09 Feb;20(1):35-41.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牛乳蛋白過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顧名思義,為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
根據統計,大約有2%的幼童會有牛乳蛋白過敏的狀況。
大部分的小孩長大之後,過敏會慢慢改善。到了六歲以上的小孩,牛乳蛋白過敏的比率<1%。
 
這些食物過敏的小孩,有較高的機率會有氣喘、濕疹、過敏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等。
 
多樣化的臨床症狀:溢吐奶、腹瀉、絞痛...
 
牛乳蛋白過敏的症狀相當的多樣化,且缺乏特異性。這也造成醫師在臨床上,若沒有其他工具輔助或挑戰試驗(challenge test),就算是醫師也很難做出診斷。
下表是一些可能的症狀:
投影片2.JPG
 
有沒有發現,其中一些症狀實在是太尋常了!!??
高達19%的小嬰兒在一個半月會有嬰兒腸絞痛的狀況。(可以參考上次的文章:《寶寶哭不停!聊聊嬰兒腸絞痛》)
六、七成的健康小嬰兒在四個月大的時候每天超過一次溢吐奶。
更不要說流鼻水、咳嗽、紅疹等症狀了....
不同的孩子出現的症狀也不一定一樣,例如便秘和腹瀉都被列為症狀之一。
 
有哪些情況,可能要擔心牛乳蛋白過敏呢?
如果症狀是急性的、較嚴重的,或服用特定食物後已出現超過一次類似情形,我們可能就要懷疑這個診斷,並開始治療兼診斷(詳後述)。
其次,通常這些症狀很少單獨出現。舉例來說,一位純親餵的嬰兒,若僅有溢吐奶,是很難被診斷為牛乳蛋白過敏的。
 
有些特定疾病,如: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食道炎、過敏性腸胃炎、過敏性直腸炎(allergic proctocolitis),也可以懷疑食物過敏。
最後,如果上述表格中的症狀持續且無法被其他原因解釋,有些專家建議可以考慮牛乳蛋白過敏這個診斷
 
 
牛乳蛋白過敏該如何診斷?
投影片3.JPG
 
臨床上,有哪些方法可以診斷或辨別食物過敏呢?
 
一種方法是檢驗血中特異性抗體(specific IgE)或進行皮膚試驗(skin prick test)。
如果血中有牛乳蛋白的特異性抗體,代表你對這種蛋白比較「敏感」,但還是要配合症狀才能診斷。最終要確診,往往還是得進行挑戰試驗。
此外,以腸胃道症狀表現的孩童,比起有皮膚症狀的孩童較少有特異性抗體;沒有特異性抗體,也沒辦法完全排除牛乳蛋白過敏,因為有些過敏不是特異性抗體所誘發的。
 
儘管如此,檢驗特異性抗體還是有一些價值。
例如,檢驗為陽性的牛乳蛋白過敏患者,比起陰性的患者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重新適應牛乳蛋白。
 
目前的標準診斷方法還是「去過敏原飲食 (dietary elimination)」+「食物挑戰試驗」。
做法是,我們從嬰兒/孩童或正在哺乳的媽媽飲食中移除牛乳蛋白(包括牛奶、乳酪、乳製品)。
這個時間盡可能短,但得要有足夠的時間來評斷症狀是否改善。
以急性症狀(如血管性水腫、嘔吐、兩小時內誘發的濕疹)來說,這個時間大約3~5天就夠了。
以延遲症狀(如解血便、誘發濕疹)來說,要大概1~2週。
部分腸胃道症狀(如慢性腹瀉、生長遲滯)有時候要2~4週才會看到效果。
 
如果症狀在上述的時間範圍內都沒有改善,那診斷可能就不是牛乳蛋白過敏。
不過,也有一些例外。有些以顯著腸胃道症狀來表現的嬰兒,換到水解程度更高的元素配方(amino acid-based formula,如Neocate)之後症狀會有改善。
如果在元素配方下症狀依然持續,那牛乳蛋白過敏的機率就很低了。
(關於水解蛋白奶粉,可以參考上次的文章《水解蛋白奶粉的人生三問 (part 1)》)
 
如果在「去過敏原飲食」之下,患者的症狀改善了,那下一步就是「食物挑戰試驗」。
簡單的說,就是重新讓患者再次接觸過敏原,以牛乳蛋白為例,那就是配方奶/牛奶。
 
由於去過敏原飲食持續過久,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而食物挑戰試驗也有造成不良反應的風險,
建議如果有懷疑自己或小孩有食物過敏的狀況,還是建議要尋求醫療人員的協助。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420 hydrolyzed formula pt1.jpg

如果只想知道關於水解蛋白奶粉是否有預防過敏性疾病,目前的結論,
大家可以直接去看上次臉書所貼 美國兒科醫學會2019年的建議
接下來兩段的文章,是水解蛋白的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要往哪裡去?
 
什麼是水解蛋白奶粉?
跟一般食物一樣,嬰兒配方奶也可以分成主成分和其他成分。主成分包括醣類、蛋白質、及脂質。
水解蛋白奶粉,就是對蛋白質作的變化。
若要造成過敏的現象,要讓一個物質能夠被身體辨認出來,此時這個分子需要有一定的大小。
想像一座城堡....一座城堡擁有完整的城門、城牆、窗戶、旗子,我們就看得出他是一座城堡。
但把城堡敲毀,剩下殘屋片瓦,我們就不太認得出這原本的模樣了。
 
我們把一個物質作為過敏原的能力,稱作「致敏性(allergenicity)」。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建築認得出他是一座城堡,我們就覺得他是有「致敏性」的。
把這座城堡敲毀,目的就在降低他的「致敏性」
 
具有致敏性的蛋白質或醣蛋白(glycoprotein),通常大小介於10~60 kDa(一種分子大小的單位)之間。
在食物中,過敏原通常是天然的蛋白質,如最常見的牛乳蛋白。
一般的低溫熱處理(例如牛奶常用的巴斯德殺菌法 pasteurization,75度15秒)沒辦法完全減少牛乳蛋白的致敏性,但結合酵素的水解、 高溫熱處理等作法,我們得以降低這些食物蛋白的致敏性。 [Host, 1999]
 
水解蛋白奶粉,就是透過破壞奶粉中的蛋白,讓食物蛋白的致敏性降低。
依照破壞的程度由低到高,我們大致可以區分為:部分水解配方、高度水解配方、元素配方(胺基酸配方)。

image

對於怎麼樣的奶粉可以被稱作部分水解配方,怎麼樣可以被稱作高度水解配方,目前並沒有一個嚴謹的官方定義。
美國兒科醫學會的規範來說,部分水解配方大部分的分子量在 5 kDa以下,高度水解配方所有的蛋白質都變成分子量 3 kDa以下的胜肽鏈,而元素配方僅含有蛋白質最基本的單位:胺基酸。
 
台灣目前高度水解配方及元素配方皆屬於醫療用配方,不在一般門市販售。
需醫師評估之後才能開立給家屬去購買。
 
為什麼說水解奶粉可以預防過敏疾病的發生?
由上可知,水解奶粉的目的在於降低食物蛋白的致敏性,進而降低過敏的發生。
依照美國兒科醫學會 (AAP, 2000) 的說法,宣稱有低致敏性(hypoallergenic)的奶粉,必須做過測試滿足「有90%的高度信心對牛乳蛋白過敏的嬰兒不會產生症狀」。
臨床上,只有高度水解配方元素配方有達到這個標準。
 
那小孩最常喝的部分水解配方又是怎麼回事?
1980年代起,研究者認為在幼兒期減少食物抗原的暴露,可以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這也是建議使用低致敏性奶粉跟延後致敏性食物給予的緣由。[Allen, 2009]
固然降低奶粉的致敏性,可以減少食物過敏嬰兒的症狀。但真的是完全避免最好嗎?
在1980~2000年間,許多研究者開始有不同的看法。舉例如下:
  1. 世界各地的食物過敏盛行率似乎沒辦法單純用飲食來解釋,像日本、韓國花生的攝取量很高,可是很少有聽到花生過敏的。
  2. 早期暴露也似乎無法解釋,例如以色列的小孩常常吃花生做的點心,但花生過敏的機率也很低。
  3. 以牛乳蛋白來說,母乳裡面也檢驗得到少量的牛乳蛋白,但喝母奶的孩子發生牛乳蛋白過敏的機率比較低啊?[Halken, 2004; Host, 1999]
這些結果暗示著,「早期大量暴露 = 敏感化(sensitization)」這個說法似乎是有問題的,至少不能解釋全部。
會不會,少量的暴露「致敏性」較低的食物蛋白,反而可以造成「耐受性」,訓練身體「習慣」這樣的食物蛋白,進而避免過敏疾病的發生?
 
基於這樣的想法,研究者們紛紛投入水解奶粉的研究領域。在2006年學界最有權威性的考克蘭回顧(Cochrane review)中,共有近百篇文獻。(當然,合乎回顧標準的就少多了...)
當然,各種研究方法的不同、定義的不一、受試者的流失率等等,讓研究者們在統合證據時遭遇了種種困難。
一個嚴謹的、大型的研究被迫切需要著。
 
終於,歐洲的研究者們在1995~1998年於德國的慕尼黑及韋賽爾(Wesel)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試驗:GINI 研究官方網站)。
簡單的說,研究者們收集了兩千多名「高風險」的小孩。雖然大部分的小孩有喝母奶,在前四週都已開始接觸配方奶。
嬰兒被隨機分派到三種水解配方:部分水解乳清蛋白配方、高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高度水解酪蛋白配方。
使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以及高度水解酪蛋白配方的小孩,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較低。
不過呢,若將所有過敏疾病(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食物過敏)看在一起,僅高度水解酪蛋白配方達到顯著較果,部分水解乳清蛋白配方並無。
GINI研究後續陸續發表了6、10、15年的結果。看官方網站,可能不久就會看到20年結果了...這是後話。
 
時間回到十年前。研究結果出來時,大家都非常興奮。總算!有個大型的研究驗證我們長久以來的想法了!2008年的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中,也特別花了一段篇幅在寫這篇研究,並給出下列建議:
 
「對於那些有較高風險會產生過敏性疾病,且無法全母乳哺育4~6個月的嬰兒...有些微證據(modest evidence)指出異位性皮膚炎可以利用高度或部分水解蛋白配方來延遲或預防發生。」
 
故事還沒完...
接續著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食藥署自己也審視了科學證據,並於2010年發表了一紙命令
在這只命令中,食藥署同意配方奶廠商得以用四種被核准的健康聲明,舉例如下:
「非常少的科學證據指出,對健康而無法全母奶哺育的嬰兒且有過敏疾病的家族史者,哺育100% 部分水解乳清蛋白嬰兒配方奶直到四個月大,可能可以減少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風險直至三歲」
 
同時要求必須附上以下聲明:
「部分水解配方不應該被哺育給對牛奶過敏或有存在牛奶過敏症狀的嬰兒。如果你懷疑你的寶寶已經對牛奶過敏,或你的寶寶正在使用治療過敏的特殊配方,您的寶寶的照護與哺育選擇應該在醫師的監督之下。」
其中,粗體字必須如上標示。
 
每每都被許多人講說,到底為什麼要這麼斟酌字句的使用?
這是因為錯誤的解讀醫學研究結果,會導致錯誤的處置甚至傷害。
由上可知,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僅能用做預防。對於已經對牛奶過敏的小孩,是不該被使用的。
應該使用的是符合低致敏性的配方,如高度水解配方或元素配方。
 
到底為何最近(2019)美國兒科醫學會會一改前朝的建議,認為水解奶粉(不論部分或高度水解)預防過敏的證據不足呢?我們下回繼續。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