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肥胖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其實糖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真的是無所不在,
有時候糖不是額外添加的,反而是藏在食品製作過程中的這種「看不見的敵人」最讓人防不勝防。
 
人類對糖的喜愛可以說是天生的。
在1970年代,研究者就已經發現寶寶更喜愛甜味(以微笑或吐出舌頭來表現)。
在以前糖還是珍稀資源的時候,以糖入菜更是一種貴族的象徵。(這也是台南甜的可能緣由之一)
 
不過,隨著工業化的進展,糖的取得越來越容易,藏在食物中的糖慢慢成為了一個問題。
 
加糖or不加糖?
舉例來說,早餐的麥片是個非常方便的食物,在趕孩子們上學時,麥片可以說是早餐救星啊~
然而廠商為了讓麥片更為可口,讓孩子們更願意攝取穀物,其實添加了不少糖分。
如果今天將糖分降低,會不會因為比較難吃,反而犧牲了孩子們整體的飲食健康?
 
在一個2011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在一個兒童夏令營中,設計了兩種不一樣的早餐。
一組是低糖的麥片,另一組是高糖的麥片。每一組都提供三種麥片選擇。其他早餐內容包括牛奶、柳橙汁、香蕉、草莓等。
 
最有趣的事情在於,研究者同時提供了「糖包」給孩子們。孩子們如果覺得食物不夠甜,可以自行添加,而且沒有限制

 

20220929 hidden sugar.png

 
結果發現,兩組的孩子幾乎都表示「喜歡」或「喜愛」他們的麥片。
高糖麥片組的孩子平均攝取了將近兩份的麥片,而低糖組平均只攝取了一份再多一些。
 
低糖麥片組的孩子,使用了較多的糖包。但最後精緻糖份的攝取量,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是低糖組的兩倍(24.4g vs. 低糖麥片組的12.5g)。同時,低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新鮮水果。
 
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幾件事情:
  1. 確實加糖之後,食物會變得比較好吃。這點從高糖麥片組的孩子攝取比較多的麥片,以及低糖組比較多的孩子添加糖包看出來。不過,在適當調味之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喜歡他們的麥片。
  2. 加糖之後,增加的攝取量反而擠壓掉水果的攝取,犧牲了整體飲食的營養價值。
  3. 糖不可怕,但不知道自己竟然額外吃了那麼多糖才是最可怕的。與其一開始就在食物中添加許多糖,可以考慮在食物煮好後再來調味,這同時也是一種機會教育。
 
參考資料:
  1. Jennifer L. Harris, Marlene B. Schwartz, Amy Ustjanauskas, Punam Ohri-Vachaspati, Kelly D. Brownell; Effects of Serving High-Sugar Cereals on Children's Breakfast-Eating Behavior. Pediatrics January 2011; 127 (1): 71–76. 10.1542/peds.2010-0864
  2. Understanding infant eating behaviour – Lessons learned from observation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調整飲食來控制體重的時候,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
在熱量計算上是一樣的地位,所以只要熱量控制得好,這些食物就可以代換,對嗎?
 
對也不對。
 
在實驗室的環境下,這句話是沒有錯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不是這樣。
 
首先,是「熱量密度」的不同。
根據台灣的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100g的紅蘿蔔熱量為37kcal,以一根200g計算,
要足足吃掉3~4根紅蘿蔔才能達到240kcal的熱量。
而一片明x巧克力 50g,就含有279kcal,可能不需要多少時間就吃光了。
 
第二是精緻糖「成癮性」的效果。
從近年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攝取蔗糖(sucrose)時,大腦的「獎勵迴路」會被刺激,使得我們更想攝取更多的糖分。這樣的飢餓感,研究者稱之為「享樂性飢餓(hedonic hunger)」。如果這個詞彙很難理解的話,想想我們常常笑稱「甜點有另一個胃在裝」。蔗糖在近年來也逐漸被認為是成癮性的物質。
 
更有趣的是,就算味覺有問題的人,腸子可能也會替你辨識出哪些有糖。這是2020年刊登在頂級期刊《自然(Nature)》的動物研究,研究者發現就算是無法品嘗出甜味的老鼠,也學會從裝著葡萄糖水而非人工甜味劑的罐子中攝取糖分。大腦與腸子之間的鏈結是這個機轉的關鍵。
如果對糖如何影響大腦的機轉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後面這個由TED Ed所製作的五分鐘小短片。https://youtu.be/lEXBxijQREo
 
根據歐洲小兒消化醫學會(ESPGHAN)的建議,兒童攝取的「游離糖」(free sugar,意思是包括含糖飲料在內,額外添加的糖份)不應超過每天熱量來源的5%。
一茶匙相當於4克的糖,以4~7歲的小朋友為例,每天熱量的來源的5%約為18-20g,大約就是5茶匙的糖。

image

 
也因此,儘管單純從熱量來看,240卡的巧克力棒跟240卡的紅蘿蔔是一樣的,
熱量密度以及額外添加糖分所造成的差異還是不同的。
文章標籤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
近年來對於肥胖的各種研究,其實已經有趨勢要逐漸跳脫過去單純的「少吃多動」
 
大家一定有過經驗,單純的勸說「你就少吃點」,最後減肥的成效往往是不彰的。
近年來興起的作法,是希望一起來探討,「為什麼吃太多?
並針對其原因作針對性的處置。
 
影響食慾的因素其實相當複雜,
從遺傳、生理、心理、到社會環境,都有影響
 
這邊提出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以及簡單的對應方法:
 
投影片2
總是沒吃飽:低飽足感
這些孩子在吃完一般同年齡孩子的份量之後,還沒有得到飽足感,進而導致進食過量。
通常幼年期就會開始有這些現象,孩子可能甚至為了想吃而哭。
 
一些簡單的對應方法包括:
  • 區分「渴」和「餓」:果汁和牛奶同時是飲料也是食物,如果只是口渴盡量讓孩子喝「水」而非飲料
  • 提升對食物攝取的意識:家庭共同於規則時間進食,關掉電視、收音機與平板。
  • 降低進食的速度:在餐點的一開始給予大塊一點的食物或需要咀嚼的食物。
  • 降低反覆添菜的誘惑:僅將本餐所需的食物帶上桌而非所有煮好的內容(eg. 將煮好的滷肉舀起來到碗內)
 
投影片3
總愛吃油炸物或甜食:味覺敏感度
對於不同味覺的敏感度,可能會導致孩子熱量攝取過多。舉例來說,對甜味敏感度低,就會容易吃比較多甜食。如對油脂的敏感度低,就比較能容忍油膩的食物而不會感到噁心。
有些蔬菜其實帶點淡淡的苦味,如果對苦味敏感度較高的孩子,可能就不愛吃蔬菜。
 
對應方法包括:
  • 減少孩童暴露到甜食的機會:儘管基因扮演了重要的一部分,幼年期暴露甜食的狀況也會影響他們對甜食的敏感度與喜好。
  • 降低在家煮飯時所使用的油,教導孩子和家人評估食物內的油脂
  • 較高的苦味敏感度:尊重這種敏感度,不是所有蔬菜都有這樣的特性,可以用可接受的蔬菜(如扁豆、番茄)替代不喜愛的蔬菜(如波菜、甘藍)
投影片4
新食物恐懼 (neophobia)
新食物恐懼指的是孩子不願意嘗試新食物,導致可以吃的食物選項很少。
最常被這些孩子們所接受的食物是澱粉類、油炸類食物(如薯條)以及奶類,因而有可能導致肥胖。
從生理的觀點來看,這是許多孩子們2歲開始可能會有的問題,部分會一路持續到10歲。
 
主要的應對方式,是鼓勵孩子們嘗試新的未知食物,就算一小點也好。
如果小於一歲就開始,持續過久的時間或太嚴重,可能會需要心理評估。
 
投影片5
吃作為焦慮的表現
吃東西也可以是很舒壓的方式。有的孩子會透過不斷地吃點心來解除自己的焦慮。
 
面對這些孩子,最重要的關鍵在辨識出行為背後的焦慮,並先處理焦慮
同時也告訴孩子,以飲食方式來解除焦慮可能會增加焦慮而非緩解它
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心理評估
 
暴食/嗜食
在青春期以前,很少會診斷暴食症(bulimia nevosa)或嗜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這類診斷有兩個重要的標準:1. 曾對吃東西有失控的事件;2. 在這些事件中進食的量相當的大。
患者在這些事件之後,常有內疚感。
 
暴食症應該尋求身心科醫師妥善的評估與治療。
 
 
參考資料:
SCOPE E-learning, Childhood Obesity module
 
文章標籤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