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尿液篩檢成為學童健檢的一部分,許多家長會拿著異常的報告來門診評估。我們稍微介紹一下這件事情。

學童健檢使用的是尿液試紙,方便且便宜,但確診仍須以高倍顯微鏡判定,當每個高倍視野下有超過5個紅血球才算有血尿。

根據統計,學齡兒童有3-4%在初次檢驗時被檢驗到有顯微性血尿(意指尿液外觀不明顯但檢驗得出血尿)的狀況,
再重複檢驗時這個比例會降到1%以下。在這些重複檢驗後仍有血尿的孩童中,最後僅不到1/3在六個月之後持續檢驗到血尿的狀況。爸媽聽到這邊應該可以安心一些。

初始評估包括仔細的病史詢問:近期是否有劇烈運動或遭受撞擊?是否有使用特殊藥物或是有相關家族史?是否為肉眼可見的血尿狀況。理學檢查上,則會確認是否有高血壓、結構異常、腹部腫瘤、水腫或心衰竭的症狀。

對於完全無症狀,單純顯微性血尿的孩子,通常間隔兩周以上會再次檢驗,如果持續陽性,才需要後續追蹤。一般而言,孩子可能安排如尿液細菌培養、尿鈣與肌酐酸的比值等檢查。如前所述,許多孩子在追蹤的過程中就不再被檢驗到有血尿的狀況。

常見短暫顯微性血尿原因 常見持續顯微性血尿原因
運動 腎絲球病變
發燒 高尿鈣
腎臟/泌尿道的創傷 胡桃鉗症候群
泌尿道感染  
尿道炎  

在追蹤過程中,如果發現有

  • 蛋白尿 (>30mg/dl)
  • 紅血球圓柱體 (RBC casts)
  • 理學檢查(包括血壓)異常

或已持續顯微性血尿一年以上,則建議給兒童腎臟科進行進一步的追蹤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顯微性血尿 兒童 腎臟
    全站熱搜

    碰碰與毛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