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

一位兩歲多的寶寶由爸媽帶來健兒門診。爸媽提到最近注意到他想睡的時候會有撞牆的動作。白天都還好,活力食慾也都正常。評估起來發展並無問題。這種行為我們稱為刻板動作(sterotypic movement)。

 

什麼是刻板動作?

投影片2

刻板動作是一種重複而無目的性的動作(sterotypy)。這是在發展正常的孩子中常見的行為。如果刻板動作會影響社交、學術或其他活動,並可能造成自我傷害,則會被定義為刻板動作疾患(stereotypic movement disorder)。常見的刻板動作包括:

  • 搖手
  • 撞頭
  • 身體搖晃
  • 打自己

對於正常發展的孩子,這種重複的動作在關注之下可以被停下來,或者可以透過分心來停止。對於智能障礙的孩子,這樣的行為就比較難停下。每個孩子的刻板動作都不太一樣:可以在一天內出現好幾次,持續時間可能從幾秒到數分鐘;可能出現在不同時間點,興奮、壓力、疲憊或無聊。

一般來說,刻版動作多在三歲前出現;根據統計,25%的正常孩子會有刻板動作。

 

為什麼嬰兒會有刻板動作?

投影片3

目前對於形成刻板動作的確切原因並不清楚,不過認為這些動作在壓力大、沮喪或無聊時比較容易發生。社交隔離且刺激不足(例如疏於照顧)的孩子比較常會有自我刺激的行為,也可能會演進為刻板動作。

 

對刻板動作的治療

如刻板動作並不嚴重,一開始給家長的建議通常是忽略這些不想要的行為,鼓勵替代動作,並不要將焦慮傳給孩子。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通常刻板動作會隨著時間過去及減少關注而慢慢消失。

不過,對於發展遲緩或自閉症的孩子,刻板行為可能較為頑固,而需要由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作行為或藥物的治療。

行為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其中包含了針對性行動練習如何放鬆自我監測後效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以及調整周圍的環境以避免傷害的產生。

如果有疑慮,爸媽可以把孩子帶給兒科/兒童身心科/兒童神經科做進一步的評估。

 

參考資料:

Nelson's Textbook of Pediatrics, 21 ed., Chap. 37.2 Stereotype Movement Disorder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兒童 兒科醫學 育兒科學
    全站熱搜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