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片1.PNG

 

 

一位一歲半的女孩,媽媽提到她每天都會大三~四次的稀糊便,大便沒有血絲或黏液。
活力食慾都非常的好,觀察她的生長曲線也都順著自己的曲線生長。
媽媽困擾的問我:「醫師,這樣是有什麼樣的問題嗎?」
 
這個是典型的嬰兒功能性腹瀉(functional diarrhea),
在過往也有學者稱它為學步兒腹瀉(toddler's diarrhea)或慢性不明原因腹瀉(chronic nonspecific diarrhea)
 

投影片2.PNG

診斷標準上,我們引用羅馬IV準則:
 
必須符合以下所有條件:
  • 每天無痛、反覆的排出四次或更多的不成形大便
  • 症狀持續超過四週
  • 在6~60個月大之間開始
  • 如熱量攝取足夠,沒有生長遲緩的問題

 

根據過往的調查,約有2.4%小於一歲的嬰兒,以及6.4% 1~3歲的幼兒有功能性腹瀉。
 
我的孩子每天大便x次,大便稀糊,這樣正常嗎?
根據美國的統計,有11.7%的嬰幼兒(年齡範圍5個月~3歲)一天有三次大便。
27%的孩子大便非常鬆軟,4.5%有水便,1.5%大便裡面有未消化的食物。22.1%的孩子在六個月之後就是糊便。
 
這些其實都是非常常見的狀況,不一定有特別的問題在。
 
為什麼會有嬰兒功能性腹瀉?

投影片3.PNG

目前提出的機轉有兩個:
 
第一個是腸腔內的因子。譬如有報告顯示這些孩子有些攝取過量的果糖、寡糖或高濃度的溶液。雖然他們吸收沒有問題,但如果超過他們小腸的吸收能力,就會導致腹瀉。
 
第二個是腸道蠕動。正常而言,我們小腸會有一種稱為「複合位移運動 (migrating motor complexes, MMCs)」的蠕動發生。
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可以把它當作一種將食物從胃裡面逐漸排放到腸子的蠕動。
在正常的狀況下,一旦開始進食,這種蠕動會停止下來,轉換成另一種讓食物能在腸道更好的被攪拌的蠕動方式。
而功能性腹瀉的嬰兒,進食無法停下MMC。也因此,食物被很快的清掃入小腸之中,並過早的抵達大腸。這些未完全消化的食物以及消化液就造成腹瀉。
 
懷疑嬰兒功能性腹瀉該做甚麼評估?
投影片4.PNG
評估主要是要排除造成慢性腹瀉的原因,包括腸道感染、軟便劑或抗生素的使用以及飲食變化
典型的嬰兒功能性腹瀉,糞便會帶著一些黏液以及/或一些未消化完成的食物。
 
飲食上,可能會造成腹瀉的原因包括有過度餵食、過多的果汁、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但沒有太多脂質,或過多的山梨糖醇(sorbitol,常見於蘋果、桃子、梨子,以及作為食品添加物放在糖果或飲料之中)。
醫師會特別評估幼兒的身高、體重、營養缺乏的徵兆、是否有尿布疹。
 
符合功能性腹瀉的幼兒,不太會有吸收不良的問題。
如果醫師評估有需要,對於特定的個案可能會做糞便檢驗,篩檢可能的腸道感染或吸收不良狀況。
 
嬰兒功能性腹瀉該怎麼治療呢?
不需要特別治療!可以評估一下是否有攝取過多的果汁或果糖,飲食上不必有過多的限制。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功能性腸胃疾患 拉肚子
    全站熱搜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