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功能性腹痛是門診常見的問題。
關於功能性腹痛最簡單的想法,就是孩子有慢性腹痛的狀況,但無明顯生理上或結構上的異常。
(可以參閱另一篇《孩子們的慢性腹痛 - 淺談功能性腹痛》)
當然,隨著對這些疾病進一步的認知,
我們越來越了解到疼痛的發生跟「腦腸軸」之間息息相關。也因此,近年來專研這些疾患的學者們將「功能性腸胃疾患」改名為「腦腸軸疾患(disorder of gut-brain interaction,簡稱DGBI)」
 
兒童功能性腹痛第一線治療,是詳細解釋給患者以及家屬這個機轉。很多時候,了解這是個良性的過程,搭配一些如腹式呼吸等緩解焦慮的作法,
就已經可以讓患者狀況獲得改善。如持續腹痛,才會再給予藥物等其他治療。(治療相關在另一篇文章《腸躁症是什麼?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嗎?是不是沒辦法治療?》有提到過)
不過,臨床上一些吃了藥好轉的人,其實可能不是該藥物的作用,而是吃藥的行為讓患者好轉。這種現象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根據近代研究者的定義,「安慰劑效應」是指「透過參與醫療處置的儀式、象徵和行為,而得到有益的臨床效益。

nihms132141f1.jpg

 

(來源:Saps et al., 2009,實線為安慰劑,虛線為藥物)
 
在兒童腹痛與安慰劑之間的關係上,最知名的是2008年amitriptyline在兒童腹痛的研究
Amitryptyline是一種三環抗焦慮劑,近年來也發些有一些神經調節的作用,可用於功能性腹痛患者。
在該研究之中,有功能性腹痛的孩子們被分配到兩組治療方式:一組給予神經調節劑,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
在使用藥物的組別中,59%的孩子覺得有改善。最有意思的是,安慰劑組別的孩子有53%腹痛也改善了
 
一個直覺的想法,是試驗的藥物是沒效的。
但基於功能性腹痛是腦與腸道之間連結異常的狀況,是否存在有另一個可能性:安慰劑其實也有治療效果
 
雖然在臨床試驗當中,很常看到使用安慰劑跟藥物比較,
但臨床上,使用安慰劑卻有一些爭議在內。
傳統的安慰劑使用,接受藥物的人是不會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安慰劑
研究上沒問題,但在研究之外,病人並不曉得自己並沒有給到一般認為有治療效果的藥物,這樣真的可以嗎?
有時看到的做法是,醫師跟家屬討論好之後將部分注射的藥物替換成生理食鹽水(但不給患者知道),
或者以逐漸稀釋的方式來讓患者知道其實自己不需要那個藥物。
 
那麼,如果醫師直接告訴患者/家屬說:其實安慰劑有一定的效果,我就是要開安慰劑給你呢
這種作法稱為「開標安慰劑(open-label placebo),意思是讓患者知道正在使用安慰劑。這就避開了倫理上的議題。
 
研究者在2015-2018年間,於3間美國的醫院徵召8-18歲功能性腹痛/腸躁症的患者。
在一個禮拜的觀察期之後,隨機分配到三週的開標安慰劑接著三週的對照時間(未接受安慰劑),或三週的對照接著開標安慰劑。
研究者會向受試者解釋安慰劑的概念,例如「就是個糖水,裡面不含任何藥物」,並說明在多個研究中顯示安慰劑是有治療效果的。
受試者也會分配到一些胃藥(hyoscyamine),當腹痛變嚴重時可以作為急救藥物。
 

(來源:Nurko et al., 2022。深藍色為使用開標安慰劑的組別,橘色為無治療組。)
 
有趣的事情來了。使用安慰劑的時間,個案整體而言腹痛的狀況會改善,使用急救藥物的機會也降低。
等等,研究者都跟你說了這是安慰劑,為什麼還會有用呢?
 
研究者自己提出了幾個論點:
  • 疾病自行好轉。不過進入治療期前有一週的觀察期,而所有的孩童於進入試驗前都有之前治療失效的紀錄,這個可能性較低。
  • 期待。患者或家屬期待這個安慰劑有效,因此這個安慰劑產生了效果。
  • 無意識的期待。過往的研究顯示,爸媽的期待對於治療效果會有影響(placebo-by-proxy)。受試者也有可能為了取悅研究者,而報告自己的症狀得到好轉。
然而患者/父母的期待與治療效果並無關聯性。研究者也無法辨別其他與安慰劑成功相關的因子。
到底怎麼樣的安慰劑才會達到效用,仍有待更多後續的研究了。
 
研究者表示,開標安慰劑或許是一個合乎倫理以及家屬/患者期待的一種治療方式。
 
個人觀點:
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合乎倫理的安慰劑使用方式。
在這同時,這也強調了給予功能性腹痛患者良好解釋的重要性。
或許,我們可以來裝一罐溫開水,上面貼個標籤寫著「肚子痛痛飛走的藥」,認真地給孩子早晚一次,
說不定也會得到良好的效果。
arrow
arrow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