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次的文章, 我們朝著下一個方向為這孩子做診斷。

大腸鏡是腸道出血的重要檢查手段之一,可以排除大腸瘜肉、發炎性腸症等重要的診斷。

然而跟大人做大腸鏡是一樣的,小朋友也必須喝清腸藥讓大便排乾淨,前面也必須吃2~3天的低渣飲食。喝過清腸藥的人就知道這個過程有多讓人不開心…更別說要喝大量的水。在一些年比較小的個案,甚至得放鼻胃管趁孩子睡著的時候灌藥跟水進去。

幸好,這位四歲的弟弟非常配合,大腸清得很乾淨。在大腸鏡的檢查中,我們在直腸發現了一顆大腸瘜肉。

1.png

 

兒童幼年型息肉

在兒童的大腸息肉中,超過九成都是幼年型息肉(juvenile polyp)。[5]

幼年型息肉其實在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出現,「幼年型」其實是描述息肉的型態而非發生的年齡。話雖如此,最常診斷的年齡還是在10歲以前,高峰為2~5歲。[1]

幼年型息肉主要出現在直腸到乙狀結腸的區域,不過也可能出現在近端大腸。小於10歲的孩子有將近2%的孩子可能出現幼年型息肉,但不一定有症狀,也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由於這類的息肉往往有柄,充沛的血液供應讓這類的息肉常用腸道出血來表現。血便的型態相當多變,有鮮紅或暗紅色的大便(~75%)、擦屁股的時候有血(~13%),也有大便完之後滴出來的(~7%)。[4]

根據過往的報告,從症狀開始到診斷平均要12~16個月。[4] 雖然聽起來很久,但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症狀往往只是少量的血便且沒有腹痛,而小小孩要做大腸鏡真的是相當辛苦。

可能會有超過五顆以上的息肉,息肉出現在大腸/直腸以外的地方,或是有特殊的家族史,那這時就要懷疑其他的罕見疾病(如幼年型息肉症候群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5]。幸好,這樣的狀況是相當罕見的(每10萬人中一位)。

幼年型息肉該如何治療與追蹤?

幼年型息肉的標準治療,是內視鏡切除,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我們先在息肉下方打入生理食鹽水,讓息肉與黏膜下層分開後,利用內視鏡的電刀圈(polypectomy snare)將息肉切除。最後,在用止血夾將傷口處夾起做止血。

2.png

在內視鏡下用電刀圈套住息肉

3.png

在內視鏡下夾好止血夾。

如前所述,單一的幼年型息肉不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也因此,通常切完就不必再做後續追蹤了。

這位孩子在切完息肉後,目前為止都沒有再次出血。

特別感謝這位孩子的媽媽願意分享這個個案,如果孩子持續有腸道出血的狀況,建議還是給小兒腸胃科做進一步的評估。

參考資料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57698/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768394/
  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616898/
  4. https://www.pghn.org/DOIx.php?id=10.5223/pghn.2012.15.4.250
  5. ESPGHAN position paper of Management of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
arrow
arrow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