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友生了寶寶,卻因為黃疸的關係被留置在醫院照光。
也有月子中心的寶寶因為黃疸被帶回醫院照光。
就來談談新生兒黃疸吧!
 
在新生兒黃疸的區分上,常會聽到我們說「生理性黃疸」一詞,用以跟「病理性黃疸」來區分。
到底什麼是生理性黃疸呢?
 
從胎兒到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轉換
image
膽紅素的產生主要來自於紅血球代謝之後的產物。
在胎兒時期,膽紅素的代謝是直接從血液經由胎盤所代謝
而出生之後,新生兒的膽紅素就得經由肝臟所代謝(變成直接型膽紅素)之後,經由膽汁所排出
 
在出生的這段時間,新生兒的胎兒紅血球會逐漸汰換為成人型態的紅血球,增加膽紅素的量。
而同時新生兒的肝臟代謝的能力暫時尚未完全成熟。
兩個因素相加之下,就造成了我們所見到的現象:
 
「新生兒從臍帶驗到的血,膽紅素大概只有1~3 mg/dl。
隨後在第二到第四天來到高峰,約5~6 mg/dl,
而第五到七天降到<2 mg/dl。這樣的現象我們稱為生理性黃疸
 
上面那段是來自於兒科的聖經, Nelson's 教科書第21版。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來源呢?因為在台灣,幾乎看不到這樣的數字...
 
台灣人是黃疸的高風險群
國外,整體而言<3%的新生兒黃疸會來到15 mg/dl以上。
然而在台灣,根據2018年發表的健保資料庫研究[1],
需要照光或換血(也就是黃疸值至少>15mg/dl)的新生兒在2010年已經占了所有出生數的13.7%
不過也不必太擔心,其實真正到很嚴重,需要換血的僅占0.1%不到。
 
其實華人是高風險族群,這點在國外的指引[2] 和教科書中早已點明了。
但到底是為什麼呢?目前主要看法,是跟一些紅血球和膽紅素代謝的基因有關,
直至近幾年仍有許多台灣的學者投入這邊的研究[3-4],但這邊再講下去就太深了。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只要知道台灣新生兒有不少人有黃疸就行了。
 
黃疸 = 膽紅素製造過多 + 代謝減少
image
從最基本面來看,新生兒黃疸的形成無非是兩大類成因:膽紅素的製造增加,或膽紅素的排出減少。
膽紅素製造增加的原因,包括了母胎血型不合(寶寶與媽媽ABO或Rh血型不合)、頭部血腫、紅血球過多症、蠶豆症(G6PD缺乏)等等。
而膽紅素排出減少,包括有腸肝循環增加(膽紅素從腸道回收過多)、哺育母乳、先天代謝異常、肝臟缺血(例如出生時有缺氧)、一些膽汁滯留症候群,
以及我們最最擔心的膽道阻塞問題,如膽道閉鎖。
還有一些如敗血症,會同時增加膽紅素的製造與排出。
看看上面的圖表就已經密密麻麻了,而這還是省略了不少因子之後的結果。
 
我比較喜歡的生理性黃疸的說法,是以下:
「在這些除了黃疸以外完全正常的新生兒,因為黃疸的發生率很高,我們將他們稱為生理性黃疸
其實,生理性黃疸就只是數個造成膽紅素製造增加及排出減少的因子,交互作用的結果。」[5]
 
下列新生兒黃疸要注意:太早、太高、太久
image
總之,新生兒黃疸是台灣很常見的狀況,每十個就有一個新生兒需要照光。
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狀況,也因而被我們稱作「生理性黃疸」
但是,如果孩子的黃疸有以下的狀況,就需要額外注意:
  • 太早:在出生後48小時內就出現黃疸。
  • 太高:孩子的黃疸值太高,需要加強照光的強度
  • 太久/太晚:超過一週大時才超過照光標準,或兩週大以上仍有黃疸狀況。
 
在台灣,一般新生兒在3~5天大時會跟媽媽一起出院,
我們在出院時或在醫院時都會檢測過寶寶的經皮黃疸值。
 
出院後,在沒有儀器的幫助之下,可以試著看看黃疸的進展。
一般而言,新生兒的黃疸是由頭到腳的進展。
如果在肚臍以下的皮膚還看得出黃,可能黃疸數值就比較高,需要額外注意。
也可以在一個月大時的健兒門診,請兒科醫師做妥善評估。
 
最後,別忘了健兒手冊上的大便九色卡。
如果寶寶大便顏色有異常,請盡快帶寶寶就醫。
image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生兒黃疸
    全站熱搜

    小簡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